[發明專利]鈦銅合金材料及其生產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710011310.3 | 申請日: | 2007-05-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050492A | 公開(公告)日: | 2007-10-10 |
| 發明(設計)人: | 趙景財;夏曙光 | 申請(專利權)人: | 趙景財;夏曙光 |
| 主分類號: | C22C9/00 | 分類號: | C22C9/00;C22C1/00;B22D21/00;C22F1/08 |
| 代理公司: | 沈陽利泰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樞 |
| 地址: | 110166遼寧省沈***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銅合金 材料 及其 生產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銅合金,特別是涉及一種鈦銅合金,用以替代鈹青銅。
背景技術
鈹青銅具有百年以上的發展歷程,在工業領域,尤其是精密儀器儀表制造業占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然而,由于鈹青銅的原料鈹含量稀少,僅占地殼中的0.0005%,因此,其價格非常昂貴,鈹在配制配金的生產中,特別是在熔化工序具有很大的毒性,危害操作者的健康,另外,鈹青銅生產工藝要求嚴,工序多,流線長,不僅如此,能源消耗大,生產成本高。由于鈹青銅具有上述缺點,因此需要有一種新的銅基彈性材料問世以取代之。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機械強度高、彈性好、耐磨性和耐蝕性高的鈦銅合金材料,以及該材料的生產方法。
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本發明的鈦銅合金材料,主要由5-6%的Ti、93-94%的Cu以及0.5-1%的第三元素,經熔鑄、軋制制成,所述的第三元素為Al或Fe或Cr或Cd,構成三元素合金。
鈦銅合金的生產方法,包括熔鑄、均勻化處理、熱軋、淬火、酸洗、冷軋、時效處理,工藝步驟:
熔鑄工藝:
將93-94%的Cu放入真空感應爐中熔化,待Cu料熔化后立即投入5-6%的Ti料,轉動爐體增大液面便于排氣,排氣時間為8-12分鐘,隨即投入0.5-1%的第三元素,即Al或Fe或Cr或Cd,靜止8-12分鐘,即可澆注,澆注溫度:1100-1150℃;澆注速度:7-12秒/塊;起模后立即水淬;
均勻化處理工藝:
將過飽和表面鑄錠置于10KW電爐中進行加熱,加熱溫度:800-850℃,保溫時間:不低于5小時,加熱方式隨爐升溫,然后進行熱軋。
熱軋工藝:
在Φ335m/n三輥軋機上進行,總加工率90%、軋制道次:12-14次中間經二次加熱,軋制尺寸:4.5-5m/m,末軋溫度:不低于600℃;
淬火工藝:
此步分兩種處理方式:
(1)半成品淬火:氬氣保護,水淬;
所用設備:H45箱式電爐
淬水介質:水
淬火溫度:800-850℃
加熱時間:10-30分
(2)成品淬火:氬氣保護,油淬
所用設備:直式管狀爐
淬火介質:液態石蠟或變壓器油
淬火溫度:800-850℃
加熱時間:10-20分鐘
酸洗工藝:
淬火后的半成品需要進行酸洗,酸洗液為10%HNO3、20%H28O4和70%水,酸洗溫度:60-80℃以上,酸洗后進行水洗;
冷軋工藝
半成品軋制在Φ380m/n二輥機進行;成品軋制在四輥軋機上進行,加工率:40-50%,最大80%以上,寬展度:3-6%;
時效處理工藝
方法有二:
其一是真空時效處理,所用設備:管式真空爐,時效處理溫度350-400℃,時效處理時間2-3小時,時效方式;以100-150℃/小時升溫,在10-3t以上真空度下進行,經保溫后降至80℃,破真空出爐;
其二是石蠟液爐時效處理,所用設備:石蠟爐,時效溫度:350℃-400℃,時效時間:2-3小時,時效處理方式:蠟液在90℃下裝料排除氣體,以100℃/小時升溫,經保溫后降至80℃以下出爐。
本發明與合金相比,不僅價格便宜,而且強度高,彈性好,同時還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耐蝕性及可焊性。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一
本發明的鈦銅合金材料,由5.4%的Ti、93.8%的Cu及0.8%的Al經熔鑄、軋制制成Cu-Ti-Al三元素合金。
鈦銅合金的生產方法,包括熔鑄、均勻化處理、熱軋、淬火、酸洗、冷軋、時效,工藝步驟:
熔鑄工藝:
將93.8%的Cu放入真空感應爐中熔化,待Cu料熔化后立即投入5.4%的Ti料,轉動爐體增大液面便于排氣,排氣時間為10分鐘,隨即投入0.8%的第三元素Al,靜止10分鐘,即可澆注,澆注溫度:1100-1150℃;澆注速度:10秒/塊;起模后立即水淬;
均勻化處理工藝:
將過飽和表面鑄錠置于10KW電爐中進行加熱,加熱溫度:800-850℃,保溫時間:6小時,加熱方式隨爐升溫,然后進行熱軋。
熱軋工藝: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趙景財;夏曙光,未經趙景財;夏曙光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011310.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