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窄機身掘進機無效
申請號: | 200710010040.4 | 申請日: | 2007-01-12 |
公開(公告)號: | CN101220744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7-16 |
發明(設計)人: | 梁堅毅;劉鋒;劉德林;陳鍔;王志剛 | 申請(專利權)人: | 三一重型裝備有限公司 |
主分類號: | E21C25/06 | 分類號: | E21C25/06;E21C25/10;E21C31/02 |
代理公司: | 沈陽科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張志偉 |
地址: | 110027遼寧省沈陽***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機身 掘進機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煤礦巷道掘進機械,具體為一種窄機身掘進機,是懸臂掘進機的改型,實現小斷面中等硬度(f7)全巖或半巖巷道的掘進作業。
背景技術
目前,小斷面(8M2)巷道掘進采用炮掘作業,是一項艱苦而又危險的工作,主要原因是巷道里經常有瓦斯溢出,遇明火發生爆炸;現有掘進機的機身上半部和下半部都比較寬,適合于寬敞巷道的掘進,該掘進機的不足之處在于:其后支承支腿與掘進機中心線平行,在掘進作業時易側向滑動;另外,懸臂式掘進機采用履帶行走機構,其行走部擋煤、巖的裝置不完善,煤、巖顆粒等很易進入造成牽引阻力,損壞零部件。所以,非常需要一種窄機身切割功率大、工作穩定的掘進機,提高掘進的工作效率,降低操作者的勞動強度。
中國發明專利申請(申請號200510043561.0,公開號CN1693660)公開了一種巷道掘進機的掘進裝置,解決了其開采區域小,工作效率低的問題。其主要技術方案是:第一和第二掘進頭和分別由第一和第二液壓馬達驅動并相向旋轉,第一和第二液壓馬達和分別安裝于第一和第二掘進臂的頭部;第一和第二掘進臂的尾部分別與連接座鉸接,連接座與掘進機機架可縱向擺動連接;第一和第二掘進臂的中部設有可使其做開合運動的動力裝置;第一和第二掘進臂的頭部設有可限制其做開合運動的導向裝置。采用雙頭掘進,而且可實現掘進頭的橫向剪切,使用安全,生產效率高,工作平穩,開采區域大,尤其適合小型煤礦的巷道掘煤。
其不足之處在于:兩個液壓馬達分別直接帶動兩個截割頭旋轉,結構限制液壓馬達的扭矩不會大,截割頭的輸出扭矩比較小,截割煤巖的硬度也不高,遇上煤巷斷層時掘進困難。
中國實用新型專利申請(申請號200420098541.4,公開號CN2828313)公開了一種煤礦巷道掘進機,包括主機架,主機架下側設有履帶行走裝置,主機架的前端上部設有物料掘進裝置,主機架的前端下部設有一個臺板,臺板上設有兩個可相向旋轉的撥料輪,主機架還設有一個輸送機。其結構簡單,自動化程度高,最大限度地減少了電動機的使用數量,掘進機的行走、掘煤、輸送都采用液壓控制,不僅降低了因電動機的火花引發瓦斯爆炸的可能性,而且結構緊湊,體積小,特別斜井煤礦的巷道掘煤。
其不足之處在于:機器重量小,截割功率低,遇上煤巷斷層時掘進機身震動大,掘進困難。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窄機身掘進機,解決現有掘進機不適合小斷面巷道掘進、行走不穩易側向滑動以及行走部擋煤、巖的裝置不完善等問題,該掘進機可以大幅度提高小巷道的掘進工作效率,極大地降低操作者的工作強度,提高可靠性。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
本發明提供的窄機身掘進機,具有行走部、本體部、后支承,掘進機整機寬度窄,其寬度與煤礦小巷道相適應,且行走部以上部分的寬度比行走部窄。
本發明的行走部采用擋煤板全封閉結構,擋煤板在行走架的兩側。
本發明后支承的支腿在掘進機中心線兩側橫撐設置。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發明為懸臂掘進機的新機型,該掘進機整體寬度窄,相應將本體部、一運部、行走部、后支承部變窄,且行走部以上部分比行走部窄,該機身下寬上窄的結構設計,即可以保證機身的穩定性,又可以避開巷道里的通風管,適合于小巷道的掘進,擴展了掘進機的使用范圍。
2、本發明窄機身掘進機的行走部采用擋煤板全封閉結構,避免石塊等雜物進入,提高了行走能力。
3、本發明窄機身掘進機的后支承支腿在掘進機中心線垂直面內向兩側橫撐,提高設備防側滑能力,從而使其具備小斷面中等硬度(f7)全巖或半巖巷的掘進能力。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窄機身掘進機結構圖。
圖2為本發明窄機身掘進機側視結構圖。
圖中,1截割部;2鏟板部;3本體部;4行走部;5液壓系統;6后支承;7電氣系統;8第一運輸機;9支腿;10擋煤板;11行走架;12履帶板;13鏈輪;14支重輪;15防爆電機;16行星減速器;17截割臂。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三一重型裝備有限公司,未經三一重型裝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010040.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實體雙向鑒別方法
- 下一篇:磁共振成像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