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利用秸稈立體栽培毛木耳的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710009997.7 | 申請日: | 2007-12-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176410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5-14 |
| 發明(設計)人: | 曾志;張傳金 | 申請(專利權)人: | 曾志 |
| 主分類號: | A01G1/04 | 分類號: | A01G1/04;C05G3/00;C05G1/00;C05F11/02;C05B17/00 |
| 代理公司: | 江西省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黃新平 |
| 地址: | 343400江西省*** | 國省代碼: | 江西;3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利用 秸稈 立體 栽培 木耳 方法 | ||
1.一種利用秸稈立體栽培毛木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驟:
(1)、首先制作一個長30-50cm×寬10-25cm×高10-20cm的凹形槽模具;
(2)、在上述凹形槽模具內,在寬向先放置兩根包扎繩,再鋪上長60-80cm×寬30-40cm的農膜,使農膜緊貼凹形槽模具內壁;
(3)、將收集的農林秸稈切斷成30-50cm,與凹形槽模具的長度對應,放入凹形槽模具內農膜上,直至凹槽高,然后包好農膜,扎緊兩根包扎繩,從模具內取出;
(4)、將毛木耳生產種,脫袋后掰碎成顆粒狀,撒于上述從模具內取出的捆扎好的秸稈兩端,然后束攏多余的農膜,用繩扎緊,堆放于室內或室外進行發菌;
(5)、發菌完好以后,解開包扎繩,掀掉農膜,菌枝桿備用;
(6)、菌墻制作:先取備用田泥土或黃泥土,摻入3-5%草木灰、1-2%的石灰、0.5-1%的食鹽、0.2-0.3%的磷酸二氫鉀,用水調制成泥狀,然后按一層菌枝桿,抹上一層稀泥,再放上一層菌枝桿的順序,使菌枝桿與稀泥相間排列,直至0.6-1.5米高,在最上面再覆一層2-3cm厚的稀泥土,并在泥土中間扒一凹形加水保濕槽,即形成一堵菌墻;
(7)、菌墻制作完后,即進入出耳常規管理階段。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曾志,未經曾志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009997.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