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白花葛種苗組織培養技術工廠化生產的工藝無效
| 申請號: | 200710009767.0 | 申請日: | 2007-11-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331850A | 公開(公告)日: | 2008-12-31 |
| 發明(設計)人: | 范子南;蘭章廉 | 申請(專利權)人: | 福州市倉山區珍奇生物工程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01H4/00 | 分類號: | A01H4/00;C12N5/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50007福建省福***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白花 種苗 組織培養 技術 工廠 化生 工藝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豆科葛屬植物的組織培養工廠化生產種苗的工藝,具體的說是以葛屬植物新發掘的品種白花葛為對象的組織培養無性快速繁殖工廠化生產種苗的工藝。
背景技術
葛是我國傳統的藥食兼用植物,其中甘葛的研究最多,取得成果也較大,開發研究較深入的也是甘葛,野葛根細長產量低,其淀粉含量也很低只作為藥用開發利用,在葛屬植物研究中新品種發掘和開發研究則甚少。
在開發利用中,有葛粉作葛食品的開發研究,這方面日本研究較多,但其原料主要從我國獲??;有用葛葉葛渣作飼料、造紙、繩纜的原料和食用菌栽培的基質等開發研究,也有用葛藤作桌、椅等家具的研究報道,但均未產業化,市面上也未見其工業產品的銷售;葛花是制成蛇、蟲咬傷、解毒、治癰瘡、癤腫和醒酒的良藥,市面上也未見藥劑產品銷售;葛花雖曾有消酒涼茶研制的報道,但因消酒機理不明,無科學理論(藥理)的支撐和花原料饋乏而流產,市面上也未見該產品的銷售,更無白葛花解酒保健茶研制的報道。但以上的開發研究都有發展趨勢和開發前景。
2002年9~10月間在福建省武夷山區發現一種開白花的葛,是世界上唯一的新品種(其它的葛都是開紫紅花,或白紫相嵌的雜色花),以白花葛為對象的工廠化育苗工藝研究,國內外未見同類相關報道。白花葛的發掘、保存、繁育、馴化、定向誘導培育和優選的系統研究也未見報導,更無采用生物技術、生物化學和生物物理學技術,結合栽培技術對白花葛的定向誘導培育成白花葛新品種的研究報道。
白花葛的花是蝶形花、純白素心、芳香、甘甜、富含貴重的醫療保健的顯效成分異黃酮等,是極有開發前景的新藥用植物。為了使其盡早地走向產業化服務于人類,運用植物組織培養無性快速繁殖技術工廠化生產白花葛優質種苗工藝的研究發明已是當務之急。
發明內容
為了使新近發掘的新品種白花葛盡快走向產業化服務于人類,克服現有技術的空缺,本發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條低成本,快速繁育又能保持種性不變的工廠化育苗工藝。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白花葛組織培養工廠化生產種苗的工藝,其特征是:采取白花葛莖段帶一潛伏芽的繁殖途徑和應用正交方法篩選:
1、誘導培養
2、芽增殖培養
3、發根培養
所述的誘導培養條件:選擇具有一個潛伏芽的莖段作外植體——經70%酒精18S——1%甲基托布津5min——10%漂白粉上清液10min——0.1%升汞15min消毒——無菌水沖洗三次——接入誘導培養基——先在25℃,暗培養2天后在1200LX、12h/d誘導培養:
所述的誘導培養基配方(mg/l):FS+6-BA1+NAA0.6+IAA0.5;
所述的芽增殖培養條件:26℃,1300LX,13h/d;
所述的芽增殖培養基配方(mg/l):FS+6-BA0.8+NAA0.5+IAA0.4;所述的發根培養條件:25℃,1200LX,12h/d;
所述的發根培養基配方:FS+NAA0.3mg/l+IAA0.5mg/l+0.1%活性炭。
白花葛種苗工廠化生產的工藝流程由附圖給出。
本發明生產的白花葛種苗與栽培的甘葛(即粉葛)種苗在相同立地條件和栽培管理水平下對白花葛施以生物技術和生物化學技術的定向誘導培育馴化,冬至后挖起塊根進行農藝性狀和內部結構的鏡檢、描述及淀粉和異黃酮含量的分析測定,并結合白花葛的生物學特性的考察,如此連續五年的重復實驗研究,結果選育成的白花葛新品種適應性和抗逆性都強、易栽培,塊根比野生型的大、薄壁細胞也多、貯藏的淀粉也提高,黃酮類化合物比甘葛的含量高2倍,表明:白花葛已從野生型轉為栽培型,培育成了產量和質量一體化的新品種。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產量和質量一體化的白花葛育成,為葛屬植物增添了新的成員,在新品種發掘和定向培育中,沒有僅僅停留在傳統的形態分類學和產量上,而提高到人類社會的進步、生活質量提高的高度上,從營養和醫療保健功能俱佳的理想上去發掘和培育葛的新品種,具有新穎性和自主創新精神。
2、運用生物技術、生物化學技術結合栽培技術等對白花葛進行馴化和定向誘導培育,促進白花葛從野生型轉為栽培型并提高其產量和質量,最后選育出產量和質量一體化的理想葛新品種的系統研究,是個創造性的研究發明。該技術可作為其它塊根、塊莖類作物走向高產優質研究的借鑒。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福州市倉山區珍奇生物工程研究所,未經福州市倉山區珍奇生物工程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00976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水泥蜂箱及其一次成型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自動澆花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