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屋面防漏結構層及用于形成該結構層的屋面防漏處理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710009266.2 | 申請日: | 2007-07-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131026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2-27 |
| 發明(設計)人: | 鄭勤民 | 申請(專利權)人: | 鄭勤民 |
| 主分類號: | E04D3/35 | 分類號: | E04D3/35 |
| 代理公司: | 福州智理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丁秀麗 |
| 地址: | 350000福建省福州***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屋面 防漏 結構 用于 形成 處理 方法 | ||
1.一種屋面防漏結構層,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覆蓋于屋面的水泥板(1)上方的泡沫層(2)、鋪于泡沫層上方的網狀層(3)、以及澆注于網狀層上方并與網狀層澆注為一體的水泥覆蓋層(4)。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屋面防漏結構層,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覆蓋層內埋設有鋼筋,所述網狀層為鋼絲或塑料或石棉網狀層。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屋面防漏結構層,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覆蓋層沿適當間隔設有斷縫(6),斷縫兩旁側分別設有上拱且底朝上、口朝下的倒U形水泥槽(7),倒U形水泥槽的槽道內填充有塑料泡沫(8),所述倒U形水泥槽的槽體由內層網狀層和與網狀層形成一體的外表層水泥覆蓋層組成;所述斷縫的底部由鋪于泡沫層(2)上方的網狀層、及澆注于網狀層上方并與網狀層一體化的水泥覆蓋層(9)組成。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屋面防漏結構層,其特征在于:所述斷縫內填充有用來種植花草的土壤。
5.根據權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屋面防漏結構層,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頂四周的墻裙(10)內側壁下周部設有薄膜層(11),墻裙內側壁的薄膜層外鋪有網狀層、及涂覆于網狀層外側并與網狀層形成一體的水泥覆蓋層(12),墻裙內側壁設有位于其薄膜層(11)和水泥層(12)之上、且足以遮住墻裙處水泥覆蓋層的遮擋部(13),所述遮擋部也是由內層網狀層及與網狀層混合為一體的外表層水泥覆蓋層組成。
6.根據權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屋面防漏結構層,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頂四周墻裙與屋頂水泥板交界處的溝槽(14)底部和左右側壁鋪設有薄膜層(15),并在薄膜層的外表面鋪有網狀層、及涂覆于網狀層外與網狀層形成一體的水泥覆蓋層(16),所述屋頂墻裙內側的上周部設有向內凸出的遮擋部(17),遮擋部的厚度使其足以遮住墻裙處的水泥覆蓋層,所述遮擋部也是由內層網狀層及與網狀層混合為一體的外表層水泥覆蓋層組成。
7.一種用于形成屋面防漏結構層的屋面防漏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在屋面水泥板上方鋪設一層泡沫層,再在泡沫層上方鋪設網狀層,最后將水泥澆注于網狀層上方并與網狀層澆注為一體形成水泥覆蓋層。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屋面防漏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將水泥澆注于網狀層上之前,先在網狀層上預放適量鋼筋。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屋面防漏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當屋面面積較大時,在屋面水泥板上方鋪完泡沫層之后,先將多個長條形的U形框(5)按適當間隔倒扣排列于泡沫層上方;接著在U形框與U形框之間的泡沫層上方、U形框與墻裙之間的泡沫層上方、U形框的兩個外側壁外部、U形框的底部上表面兩旁側邊緣上方鋪設網狀層;再將水泥澆注于上述網狀層上方或外部,形成與網狀層澆注為一體的水泥覆蓋層,澆注水泥之前先在U形框與U形框之間的泡沫層上方、U形框與墻裙之間的泡沫層上方鋪設適量鋼筋;待水泥干后,將U形框抽出,使相鄰的水泥覆蓋層之間形成斷縫;之后在U形框的兩側壁原先所在位置放置泡沫;最后在泡沫外表面及斷縫底部鋪設網狀層,并將水泥澆注于該網狀層上方或外部,形成與網狀層澆注為一體的水泥覆蓋層。
10.根據權利要求7、8或9所述的屋面防漏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當屋面水泥板與墻裙直接垂直相交時,在墻裙內側壁下周部鋪設薄膜層,在墻裙內側壁的薄膜層外鋪設網狀層,在網狀層外側涂覆與網狀層形成一體的水泥覆蓋層,最后在墻裙內側壁上周部涂覆位于墻裙處薄膜層和水泥覆蓋層之上、且足以遮住墻裙處水泥覆蓋層的遮擋部;當屋面水泥板與墻裙相交處設有溝槽時,用薄膜層將溝槽底部和左右側壁覆蓋住,并在該薄膜層的外表面先鋪上網狀層后,再將水泥涂覆于網狀層外形成與網狀層一體的水泥覆蓋層,最后在墻裙內側壁上周部涂覆位于墻裙處薄膜層和水泥覆蓋層之上、且足以遮住墻裙處水泥覆蓋層的遮擋部;所述遮擋部由底部的網狀層及與網狀層混合為一體的水泥覆蓋層組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鄭勤民,未經鄭勤民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009266.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