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下行控制信令的傳輸方法及設備無效
| 申請號: | 200710003658.8 | 申請日: | 2007-01-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232322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7-30 |
| 發明(設計)人: | 孫程君;張玉建;李小強;李周鎬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三星通信技術研究有限公司;三星電子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H04B7/26 | 分類號: | H04B7/26;H04Q7/30;H04Q7/36;H04L12/56;H04L1/00;H04J11/00 |
| 代理公司: | 中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戎志敏 |
| 地址: | 100101北京市朝***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下行 控制 傳輸 方法 設備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移動無線通信系統,特別是涉及下行OFDM系統中的一種下行控制信令的傳輸方法。
背景技術
現在,3GPP標準化組織已經著手開始對其現有系統規范進行長期的演進(LTE,Long?Term?Evolution)。在眾多的物理層傳輸技術當中,基于正交頻分復用(Orthogonal?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xing,以下簡稱OFDM)的下行傳輸技術和基于單載波頻分多址接入(SingleCarrier?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Access,以下簡稱SC-FDMA)的上行傳輸技術是研究的熱點。OFDM技術本質上是一種多載波調制通信技術,其基本原理是把一個高速率的數據流分解為若干個低速率數據流在一組相互正交的子載波上同時傳送。OFDM技術由于其多載波性質,在很多方面具有性能優勢。SC-FDMA技術本質上是一種單載波傳輸技術,其信號峰平比(Peak?to?Average?Power?Ratio,以下簡稱PAPR)比較低,從而移動終端的功率放大器可以以較高的效率工作,擴大小區的覆蓋范圍,同時通過添加循環前綴(Cyclic?Prefix)和頻域均衡,其處理復雜度比較低。
根據現有的關于LTE的討論結果,如圖1所示是LTE系統下行幀結構,在LTE系統中的無線資源是指系統或用戶設備可以占用的時間和頻率資源,可以用無線幀(Radio?Frame)(101-103)為單位來做區分,無線幀的時間長度與WCDMA系統的無線幀的時間長度相同,即其時間長度為10ms;每個幀細分為多個時隙(Slot)(104-107),目前的假設是每個無線幀包含20個時隙,時隙的時間長度為0.5ms;每個時隙又包含多個OFDM符號,根據目前的假設,LTE系統中有效OFDM符號的時間長度約為66.7μs。OFDM符號的CP的時間長度可以有兩種,即短CP的時間長度大約為4.8μs,長CP的時間長度大約16.7μs,長CP時隙用于多小區廣播/多播和小區半徑非常大的情況,短CP時隙(108)包含7個OFDM符號,長CP時隙(109)包含6個OFDM符號。
在OFDM系統中,如果用戶的數據被映射到連續的子載波上,則是局部式傳輸。如果用戶的數據被映射到分散的子載波上,則是分布式傳輸。同一小區內的用戶設備所使用的子載波通常不會重疊,這種資源分配方式被稱為在頻域的正交資源分配。在時域的正交資源的分配方式是基站對同一小區內的用戶設備使用不同的時隙或OFDM符號來傳輸數據。綜合頻域和時域的資源分配方式,在OFDM系統中可以將下行的資源以時域和頻域二維格的方式分配給用戶。
在無線通信系統的數據傳輸過程中,基站需要給用戶設備發送一些下行控制信令,來指示下行數據傳輸或上行數據傳輸所使用的資源,以實現對上、下行數據傳輸的調度與控制。目前,一種可行的下行控制信令的傳輸方式就是利用層1/層2(Layer?1/Layer?2,L1/L2)的下行共享控制信道來傳輸。通常來講,L1/L2的下行共享控制信道中傳輸用于數據傳輸資源指配的下行控制信令的主要內容有:
●用戶設備識別號(UE?ID):用于指示接收下行數據傳輸的用戶設備;
●資源指配:用于指示給用戶設備分配的頻率資源;
●持續時間(Duration):用于指示所分配資源的持續時間,此信息內容為可選的。
●循環冗余校驗比特:用于控制信令的循環冗余校驗。
另外,L1/L2的下行共享控制信道依據其用途,可以分為如下類型:
●下行局部式傳輸調度控制信道:
用于指示局部式下行數據傳輸資源指配相關的控制信令。
●下行分布式傳輸調度控制信道:
用于指示分布式下行數據傳輸資源指配相關的控制信令。
●上行傳輸調度控制信道
用于指示上行數據傳輸資源指配相關的控制信令。
●其他一些可能的類型。
用于傳輸其他的控制信令。
下行局部式傳輸、下行分布式數據傳輸和上行數據傳輸有其各自不同的傳輸特征,因此所需的傳輸資源指示通常來講是并不相同的,因而用于上述傳輸資源指配的L1/L2的控制信道的比特數(Bit?Size)。
另外根據LTE中對控制信道的研究結果,對每一種特定功能的控制信道,采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傳輸格式,即采用不同的調制編碼方式(Modulation?&?Coding?Scheme,MCS),有利于確保控制信道的正確接收,提高物理層資源利用率和平均相鄰小區之間的干擾。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三星通信技術研究有限公司;三星電子株式會社,未經北京三星通信技術研究有限公司;三星電子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003658.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