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注塑成型控制裝置、模具及方法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0710002235.4 | 申請日: | 2007-01-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219570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7-16 |
| 發(fā)明(設計)人: | 葉廷圭;許丕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信錦企業(y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9C45/76 | 分類號: | B29C45/76;B29C45/26;B29C45/27;B29C45/73;B29C45/40;B29C45/78 |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陳肖梅;謝麗娜 |
| 地址: | 中國臺***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注塑 成型 控制 裝置 模具 方法 | ||
的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注塑成型方法,特別是指一種以多點澆口注塑成形塑料成品,用來減少塑料成品的表面接合線的注塑成型方法。
背景技術
在注塑成型技術中,以多點同時進膠澆口注塑成品時,塑料成品的表面通常會出現條紋狀的熔膠接合線痕跡,對于外觀顯得格外重要的成型品,自然相當忌諱并影響塑料成品的表面品質。
請參閱圖9A至9C所示,傳統(tǒng)上使用多點同時進膠的注塑成型方法的熔融樹脂填充時間、流動波前方向及填充結合線分布圖。當使用多點進膠澆口注塑成品的方法時,注塑成型模具的公模會設有多道次澆道1a及多點進膠澆口2a。因此,在充填熔融樹脂的過程中,熔融樹脂3a幾乎同時從公模的每一道次澆道1a的進膠澆口2a一起射入模具的母模的模穴4a中,待母模的模穴4a充滿熔融樹脂3a且冷卻固化后,即可得到塑料成品5a(如圖9C所示)。
然而,如圖9A所示,熔融樹脂3a根據填充的時間長度在模穴4a中的分布狀態(tài)。在充填熔融樹脂3a的過程中,因為以多點進膠澆口2a同時進膠及充填熔融樹脂3a于模穴4a中的緣故,經常會造成多道熔融樹脂3a的流動波前相互交會,包括第一波前30a、第二波前31a、及第三波前32a,進而相互沖突及接合,而形成相互沖突區(qū)6a,無法形成單一流向的充填。若多道熔融樹脂3a接合時的溫度過低、流動性較差或熔融樹脂性質差異太大時,熔融樹脂3a的接合效果往往不盡理想,其塑料成品5a皆會形成因多道熔融樹脂3a的流動波前30a、31a、32a相互沖突接合所形成的接合線7a或接合區(qū)域(如圖9C所示)。
上述的結合線的產生,使產品強度降低,影響使用安全,且形成在產品外觀的表面,影響外觀的視覺感受,使消費者的購買意愿降低,進而造成產品品質下降,影響產品的價值性。
所以,由上可知,所述的注塑成型方法與所配合的模具,在實際使用上,顯然存在有待加以改善的問題。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與缺陷,提出一種注塑成型方法,用以克服并消除樹脂熔膠接合線且強化產品的強度,增加使用安全,并可美化產品外觀的視覺享受,使得產品品質提升,并提高產品的商業(yè)價值。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供一種注塑成型控制裝置、模具及方法,其中該注塑成型方法,包括下列步驟:提供一注塑成型的模具,包括:一母模塊,其具有一母模仁及一母模板,該母模仁固設于該母模板一側;一公模塊,其對應于該母模塊,該公模塊具有一公模仁及一公模板,該公模仁固設于該公模板一側,該公模仁對應于該母模仁,并形成至少一模穴,該公模仁設有多個次澆道及多個澆口,所述的次澆道連通于該模穴,所述的澆口分別形成于該模穴與所述的次澆道之間,所述的澆口之一作為初始澆口,其余作為接力澆口;及一注塑成型控制裝置,設置于該公模塊,該注塑成型控制裝置包括多個控制元件;多個驅動元件,各驅動元件的一端連接于各控制元件的一端;及一電子式控制器,電性連接于所述的驅動元件;其中各控制元件的另一端可滑動地設置于各接力澆口;
充填樹脂熔膠在所述的次澆道中,使樹脂熔膠由該初始澆口流入該模穴中;
在充填過程中,利用注塑成型控制裝置控制樹脂熔膠由所述的接力澆口流入該模穴中的充填時間及進膠順序,使得不同充填時間和進膠順序的樹脂熔膠在該模穴中匯流集結而形成單一流向的充填狀態(tài);及
待該注塑成型模具完成樹脂熔膠的充填,且經冷卻固化后取得注塑成形品。
本發(fā)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利用該注塑成型控制裝置控制樹脂熔膠進入模穴中的時間及順序,而產生單一流向的充填狀態(tài),避免因多點進膠澆口同時進膠于模穴中所產生的樹脂熔膠接合線的問題,使產品不會產生結合線,進而強化產品強度,增加使用安全,并可美化產品外觀,使得產品品質提升,并提高產品的商業(yè)價值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的注塑成型方法的流程圖;
圖2為本發(fā)明的注塑成型模具(熱澆道)的分解圖;
圖3為圖2中的3-3剖線的剖視圖;
圖3A為圖3中的A部分的放大示意圖;
圖4為本發(fā)明的注塑成型模具(熱澆道)的作動示意圖;
圖5為圖2中的5-5剖線的剖視圖;
圖6為本發(fā)明的注塑成型模具(熱澆道)的另一實施例的剖視圖;
圖6B為圖6中的B部分的放大示意圖;
圖7為本發(fā)明的注塑成型模具(冷澆道)的剖視圖;
圖8為本發(fā)明的注塑成型模具(冷澆道)的另一實施例的剖視圖;
圖9A為傳統(tǒng)上使用多點同時進膠的注塑成型方法的熔融樹脂填充時間分布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信錦企業(yè)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信錦企業(yè)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002235.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加氣混凝土成型專用脫模劑
- 下一篇:LED照明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