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便攜式永磁旋磁康復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0710001277.6 | 申請日: | 2007-01-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224322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7-23 |
| 發明(設計)人: | 馬勝林;樓中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杭州康爾醫藥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N2/12 | 分類號: | A61N2/12;A61N2/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北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吳邦基 |
| 地址: | 311203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便攜式 永磁 康復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旋磁康復裝置,特別是使用永磁雙磁源和并聯磁路的永磁旋磁康復裝置。
發明背景
旋磁,是醫療、康復業內沿襲使用下來的慣用語,用工程技術術語來說,永磁旋磁康復裝置指的是用永磁材料作磁源的變動磁場發生器,所生磁場用于曝向被康復的病人的指定部位,以達到醫生指定的康復目的。
已有技術中的永磁旋磁康復裝置,如中國專利01123435.0,都使用串聯磁路。其所提供的技術制造的永磁旋磁康復裝置共同的缺點是:1、漏磁所占比重過大;2、磁場分散,籠統地籠罩著被康復病人的一部分身驅,施曝靶區不明確;3、有用的磁場要么主要是磁場的水平分量,要么主要是磁場的垂直分量,兩種磁場分量的比例不平衡。產生上述缺點的主要原因是磁路為串聯結構所致,磁通劃過空間的路徑過長。所謂磁路為串聯,指的是磁源單一,磁通由磁源的一極冒出,劃過空間長長的路徑,回到磁源的另一極的情況,其特點是源、負載串成一路。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便攜式永磁旋磁康復裝置,克服上述已有技術的缺點,采用雙磁源,使用并聯磁路,使磁路變短,實現工作磁通聚縮,磁通分量組成平衡,從而除了克服上述串聯磁路的一系列缺點外,還有利于制成便攜形式。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為:一種便攜式永磁旋磁康復裝置,包括被支撐于由非金屬材料構成的圓筒形機殼內并與所述機殼同軸線地由馬達驅動旋轉的磁滾,所述磁滾外表面與所述機殼間有間隙,使磁滾可在機殼內無掃膛地旋轉,其特征是:所述磁滾為由順其軸向互相平行的五層貼合固結構成橫截面為圓形的圓柱體,中間的第三層包含圓柱體的軸平面,連同處于圓柱體最外表面側的第一、五層均由鐵磁材料制成,所述第三層分別和所述第一、五層之間第二、四層由永磁材料構成,其磁化方向為垂直于所貼合的平面并均指向或背向各自緊貼的第三層。
上述永磁并聯磁路旋磁康復裝置的工作過程如下:
磁滾中第二、四層的兩永磁層相向發出磁通到磁滾中層,即第三層,磁通由中層兩側面被擠出,然后在磁滾以外空間轉回,再進入處于磁滾外表面的鐵質第一、五層,最后回到永磁層完成磁回路。在永磁層磁化方向為背向所述第三層時,上述磁路路徑相同,只是方向反過來,結果是一樣的。磁通的上述走向在磁滾圓柱形外表面以外的空間里形成四極磁場,隨著馬達通電旋轉,空間中的四極磁場便在空間旋轉,造成旋磁或動磁,用于曝向病人身上的靶區,進行對病人的康復治療。
由于磁滾為四極,磁路短、漏磁小、有效磁通聚縮、磁通水平和垂直分量比例合理,因此磁效率高;整個裝置部件少,結構緊湊,從而克服了前面說到過的基于串聯磁路的已有技術的各項缺點,并很有利于制成輕巧的便攜式裝置。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的康復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裝置磁滾橫截面所在平面中的磁場分布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詳細說明本發明各實施例。圖1是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康復裝置結構示意圖。本實施例的便攜式旋磁康復裝置包括兩端有軸伸的園柱形磁滾1、包含了機殼7、左、右端蓋9、8的機座70、位于右端蓋中央的無磁軸承10、連接馬達11軸伸端和磁滾左軸伸的聯軸節12、還有小蓋13。所謂無磁軸承是指該軸承不導磁。所述機殼7、左、右端蓋9、8均由非金屬材料制成,所述機殼7為空心圓筒,其內部用于容納磁滾1,左、右端蓋9、8位于機殼左、右兩端,用于支撐所述機殼7和磁滾1,其中的,例如右端蓋8可以和機殼一體構成,也可以借助企口結合,以保證其中央的軸承孔和機殼內膛的同軸線。所述左端蓋9在本例中的結構為:其右端以企口和機殼7定位連接,其左端設向內凹進的腔室,供放置馬達11,馬達以其軸線和左端蓋企口同軸線地安裝在左端蓋腔室內,馬達軸伸穿過設在左端蓋中央的通孔伸入左端蓋右方的機座內腔中,通過聯軸節12和上述磁滾1左軸伸聯結。磁滾1的右側軸伸插入所述軸承10,從而馬達可以和磁滾1一起作同軸旋轉。圓柱形磁滾1的外徑和機殼7之間有間隙,使馬達可以帶動磁滾1和機殼7作無掃膛地旋轉。本例中,加設小蓋13于左端蓋9的后端,即最左側,將馬達封閉在左端蓋9的內腔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杭州康爾醫藥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杭州康爾醫藥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001277.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