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熒光蛋白質芯片血清腫瘤系列診斷新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710000055.2 | 申請日: | 2007-01-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221182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7-16 |
| 發明(設計)人: | 王琳;孫民富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司馬特生物芯片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33/58 | 分類號: | G01N33/58;G01N33/576;G01N33/574;G01N33/571;G01N33/569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64006山東省煙臺市煙***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熒光 蛋白質 芯片 血清 腫瘤 系列 診斷 新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專利涉及生物醫學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熒光蛋白質芯片血清腫瘤系列診斷新方法.
背景技術
蛋白質芯片是21世紀生物醫學的主要研究方向。目前,國外的醫療機構和制藥公司大量采用蛋白質生物芯片進行疾病診斷和新藥研發,但國內卻很少應用。臨床上還未應用蛋白質芯片。
目前,蛋白質生物芯片系統國內外大多使用激光芯片機,價格昂貴,操作煩雜。我們的熒光蛋白質芯片是一種將生命科學研究中的許多分析檢測步驟和裝置通過并行化和微型化處理后集成在一個只有幾平方毫米大小的芯片上的分析檢測系統。具有成本低廉、操作簡單等優點,屬生物芯片的發展方向,具有良好的市場應用前景。
惡性腫瘤在全球范圍內是僅次于心血管疾病的第二大“殺手”。我國每年新增腫瘤病人200萬人,死亡130多萬人,目前全國癌癥病人總數估計在500萬以上。此技術使目前需花費1個星期血清腫瘤系列分子診斷縮短為幾小時,并為治療提供依據。市場調查顯示,臨床很需要蛋白質芯片。
主要創新點:
1.本專利建立了熒光蛋白質芯片血清腫瘤系列診斷體系。可取代現在的載玻片反應系統,便于操作而且價格便宜.
2.本專利建立了熒光蛋白質芯片血清腫瘤系列診斷新技術,具有高敏感性和高穩定性,適于大量樣本檢測。
3.本專利建立了熒光蛋白質芯片血清腫瘤系列數字化檢測系統,使結果更為規范化、準確化.
4.利用該技術平臺還可用于有關乙肝e抗體、核心抗體和表面抗體、梅毒、肺炎支原體、柯薩奇病毒抗體等指標的檢測及尿蛋白檢測等,還可以用于藥物的高通量篩選,應用前景十分廣闊;
發明內容:
血清腫瘤系列熒光蛋白質芯片診斷技術為腫瘤的病因學,早期分子診斷、早期干預及先期預防策略的研究提高提供關鍵技術。通過采集來自臨床腫瘤病人的血清,選用腫瘤系列抗體:乳腺癌抗原(CA15-3),胃腸癌抗原(CA19-9),卵巢癌抗原(CA125),細胞角質素19(CYFRA21-1),糖類抗原72-4(CA72-4),糖類抗原-50(CA-50),磷癌相關抗原(SCC),癌胚抗原(CEA),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游離前列腺特異性抗原(E-PSA),甲胎蛋白(AFP)(0~300ng/ml),甲胎蛋白(AFP)(0~1000ng/ml),游離B人絨毛膜促性激素,鐵蛋白,B2微球蛋白,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NSE),制作芯片,進行熒光反應和定量分析。針對惡性腫瘤這一常見病、多發病,獲得一批早期預防及干預的新技術、新療法,為減低重大疾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提高療效和生存質量提供技術支持。
技術方案:
1.標本采集:標本來自臨床腫瘤病人和正常人的血清.
2.制作芯片:選用腫瘤系列抗體:乳腺癌抗原(CA15-3),胃腸癌抗原(CA19-9),細胞角質素19(CYFRA21-1),糖類抗原72-4(CA72-4),糖類抗原-50(CA-50),磷癌相關抗原(SCC),卵巢癌抗原(CA125),癌胚抗原(CEA),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游離前列腺特異性抗原(E-PSA),甲胎蛋白(AFP)(0~300ng/ml),甲胎蛋白(AFP)(0~1000ng/ml),游離B人絨毛膜促性激素,鐵蛋白,B2微球蛋白,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NSE)。
3.建立熒光反應體系.包括熒光標記蛋白→Blocking?Array-tube封閉芯片管→Hybridization雜交等。
4.蛋白表達芯片分析用其特定軟件處理。
前景:
蛋白質生物芯片是21世紀生物醫學的主要研究方向。蛋白質生物芯片的市場銷售額預計從2002年的1億2200萬美元,成長至2008年的5億美元以上。
熒光蛋白質芯片血清腫瘤系列系列診斷的方法,能為現代診斷和新藥開發提供一套全新、完整而有效的平臺。本發明還可以延伸發展成更為先進的納米金塑料微試管芯片,能為我國的診斷技術產業進入國際市場提供一個堅實可靠的起飛平臺,對中國醫藥業在未來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有著深遠的意義。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司馬特生物芯片有限公司,未經山東司馬特生物芯片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710000055.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柔性聯軸節
- 下一篇:保健護乳膜及其制備工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