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充氣輪胎有效
| 申請號: | 200680056074.0 | 申請日: | 2006-10-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535064A | 公開(公告)日: | 2009-09-16 |
| 發明(設計)人: | 中村典彥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洋橡膠工業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B60C19/08 | 分類號: | B60C19/08;B60C1/00;B60C9/04;B60C9/08;B60C11/00;B60C1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謝順星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充氣 輪胎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充氣輪胎,具體地,涉及一種充氣輪胎,該充氣輪胎具有混合有二氧化硅等的胎面、能夠改善輪胎的滾動阻力和濕路制動性能,同時能夠將車輛產生的靜電排放出去,而且按照現有的方法就能夠制造出來。?
背景技術
為了改善充氣輪胎的滾動阻力和在濕潤路面上的運行性能(濕路制動性能),以二氧化硅代替以往的炭黑作為補強劑混合在胎面的橡膠組合物中已成為一項公知的技術。由于該二氧化硅混合技術使車輛產生靜電,由此帶來了輪胎通過進入口上面等時引起放電現象,導致收音機噪音或對電路元件產生不良影響、以及發生短路等問題。?
過去,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提出了在部分胎面結構上設置混合有炭黑的導電材料,以確保輪胎導電性的技術。如,下述專利文獻1的技術記載了在胎面和胎側的外表面敷設含有炭黑的導電性薄膜,通過該導電層來進行放電。此外,專利文獻2的技術公開了在胎冠部自胎面表面至底面設置導電襯墊,與該襯墊接觸的由導電性材料形成的導電帶,在導電性的胎圈領域內與車輪呈接觸狀態,從而排放靜電。?
專利文獻1:特開平8-230407號公報?
專利文獻2:特開2006-143208號公報?
發明內容
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但是,專利文獻1的技術,由于敷設了含有上述炭黑的導電性薄膜,從而降低了混合有二氧化硅的胎面的滾動阻力和濕路制動性能的改善效果,難以充分發揮出本來的效果。此外,在胎面和胎側的外表?面敷設含有炭黑的導電性薄膜,需要增加材料和工序,會導致生產性的惡化和成本的提高。?
專利文獻2的技術,由于需要另行設置導電襯墊和導電帶,因此,會增加部件的件數,并且由于需要特殊的工序,所以很難說是制備簡單的結構,預料會降低生產性。?
鑒于上述問題,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不需要特殊的輪胎制造工序、也無需增加材料和工序、按照現有的方法就能夠制造的、滾動阻力和濕路制動性能優越、同時具有導電性的充氣輪胎。?
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
本發明的充氣輪胎,具有胎體、墊帶和翼部,胎體具有將在一對胎圈部中分別埋設的胎圈芯的周圍卷起卡止的至少一層胎體層,墊帶設置在所述胎圈部、與輪鋼及所述胎體相接觸,翼部的一端部接觸所述胎體,同時另一端部露出胎面部的接地端領域的表面,至少所述墊帶和翼部的接觸面側的胎體層被覆橡膠,在該輪胎圓周上具有由導電性橡膠材料組成的導電性簾布層和非導電性橡膠材料組成的非導電性簾布層;所述導電性簾布層和至少任一面的側部的所述墊帶及翼部形成由導電性橡膠材料組成的連續的導電路,僅以所述導電路作為該輪胎的通電路徑,所述通電路徑以外的其他材料選用導電性橡膠材料或非導電性橡膠材料。?
本發明所述的充氣輪胎,所述導電層在所述一對的胎圈部之間占該輪胎周長的10%-50%。?
本發明所述的充氣輪胎,所述胎體由表里兩面用所述導電性橡膠被覆的至少一層的胎體層組成,該胎體層在所述一對胎圈芯的周圍自輪胎內側向外側卷起卡止,該胎體層的卷起部與所述墊帶接觸。?
本發明所述的充氣輪胎,?
所述胎體由在所述一對胎圈芯的圓周自輪胎內側向外側卷起卡止的至少一層的第1胎體層和自所述胎面部經胎側部到達胎圈部、與所述墊帶接觸卡止的第2胎體層組成,所述第2胎體層的輪胎外側面的所述第2胎體層被覆橡膠由導電性橡膠材料組成。?
本發明所述的充氣輪胎,所述胎體由在所述一對胎圈芯的周圍自輪胎內側向外側卷起卡止的至少一層胎體層組成,該胎體的內側面的胎體層在卷起部與所述墊帶接觸,同時在輪胎徑向外方延伸至所述翼部,與該翼部接觸卡止而成。?
本發明所述的充氣輪胎,所述導電性橡膠材料為電阻率不足108Ω·cm的橡膠組合物。?
本發明所述的充氣輪胎,所述導電性材料由以二烯系橡膠為橡膠成分的橡膠組合物組成,氮吸附比表面積在25m2/g-100m2/g的炭黑的含量為該橡膠組合物總體積的14%以上。?
本發明所述的充氣輪胎,所述非導電性橡膠材料由含有非炭黑類補強劑作為補強劑的橡膠組合物組成。?
本發明所述的充氣輪胎,所述非炭黑類補強劑為二氧化硅。?
發明的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洋橡膠工業株式會社,未經東洋橡膠工業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68005607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充氣輪胎
- 下一篇:神經營養因子產生促進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