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流體工作機器有效
| 申請號: | 200680055784.1 | 申請日: | 2006-09-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542176A | 公開(公告)日: | 2009-09-23 |
| 發明(設計)人: | U·B·P·斯坦 | 申請(專利權)人: | 阿爾特彌斯智能動力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K31/40 | 分類號: | F16K31/4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顧峻峰 |
| 地址: | 英國*** | 國省代碼: | 英國;GB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流體 工作 機器 | ||
背景技術
本發明涉及液壓或氣動馬達或泵(“流體工作機器”)。
EP-B-0494236介紹了一種用于在流體工作機器中致動電磁提升閥的機構, 該機構利用工作室的內容物的預壓縮和預膨脹來產生機器的運轉循環。機器的 工作室是實時選擇的,以使流體動力受控地轉換成軸動力和反之,從而允許可 控的雙向能量流動。提升閥的本質是流體壓力作用在座合區域上產生大的關閉 力。EP-B-0494236的運轉循環取決于來自己在旋轉軸的能量,以使螺線管操作 的提升閥能抵抗高壓歧管中的壓力而打開。這個要求將該技術的使用局限于機 器已在閾值軸速之上運作的情況。對于要求從零轉速開始的應用,就必須由不 同的裝置來開始運轉循環。
US-A-5735582描述了一種電磁閥組件,該組件包括主閥和輔助閥,輔助閥 用來抵抗高壓打開主閥。為了使主閥打開,流體必須沿著主閥體與內孔之間的 毛細管流動直至壓力均衡。這就意味著致動閥組件需要200至300ms,這對應 用于在流體作用機器中來說是太慢了。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面座合閥,它插入在流體工作機器的工作室與高 壓歧管之間,并能在后者加壓且機器的輸出軸靜止時打開。
因此,本發明提供一種根據權利要求1的流體工作機器。在從屬權利要求 中列出了本發明的可選特征。
本發明的閥結構之所以能起作用是因為工作室是基本上被封包的體積,并 且將泄漏流量限制于由于壓縮和從工作室的流體泄漏而產生的體積變化之和。
在本發明的機器運作時,一旦高壓管線與工作室之間的壓力均衡,就可以 利用適中量的力來將主閥件移動到打開位置以完成第二級運作。
也可以且有利的是,這種類型的機器中一體的主閥和輔助閥以與EP-B- 0494236中相同的方式起作用。該閥在啟動時以兩級運作開始,在低速運作期 間繼續采用這樣的運作,并在速度增加時利用預壓縮循環自動變成單級操作。
附圖說明
現將參照附圖僅以示例的方式更詳細地描述本發明,附圖中:
圖1是本發明的總體原理的示意圖;
圖2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閥結構處于關閉位置的示意性剖視圖;
圖3示出處于第一級運作的圖2的閥結構;
圖4示出處于第二級運作的圖2的閥結構;以及
圖5是根據本發明可替代實施例的閥結構的示意性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圖1示出根據本發明的流體工作機器是在運轉循環中如何運作的。螺線管 操作的常開面座合低壓管線閥1插設在管線7與體積循環變化的工作室2之間。 螺線管操作的常閉面座合高壓管線閥4插設在工作室與高壓管線6之間,并與 小得多的均衡閥5并聯連接。低壓管線閥1的提動閥芯面向工作室2,而高壓 管線閥4的提動閥芯面向高壓歧管。
以下是對利用兩級高壓閥運作的完整運轉循環的描述。
在運轉循環開始時,低壓管線閥1處于打開位置,而高壓管線閥4和壓力 均衡閥5處于關閉位置。高壓管線6中的壓力高于低壓管線7中的壓力。工作 室2中的壓力等于低壓管線7中的壓力。
運轉循環以低壓管線閥1關閉且活塞可能從閑置位置朝向下死點移動開始, 接著,指令壓力均衡閥5打開。當閥1、5處于這些位置時,高壓管線6和工 作室2中的壓力將會均衡。一旦壓力均衡了,就可指令高壓管線閥4打開。此 時工作室2就連接至高壓管線6并與低壓管線7斷開,從而高壓流體可作用在 活塞3上并通過下行沖程在機器的曲柄軸上產生轉矩。高壓管線閥4一打開就 可關閉壓力均衡閥5,或者也可讓其在運轉沖程的持續時間中仍是打開的。閥 4和閥5兩者必須在活塞3到達下死點之前關閉。當活塞3到達其極限狀態時 工作空間的剩余膨脹將使其減壓并使低壓管線閥1可以打開。當該閥處于打開 位置且閥4和5處于關閉位置時,就可以在活塞3移向其上死點位置時將流體 排入低壓管線7。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阿爾特彌斯智能動力有限公司,未經阿爾特彌斯智能動力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68005578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