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直壓板夾具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0680054775.0 | 申請日: | 2006-04-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449065A | 公開(公告)日: | 2009-06-03 |
| 發(fā)明(設計)人: | 沖山忠 | 申請(專利權)人: | 株式會社JMS |
| 主分類號: | F16B2/22 | 分類號: | F16B2/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誠知識產(chǎn)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龍 淳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壓板 夾具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在夾持管子時所使用的直壓板夾具(plate?clamp(板夾))。
背景技術
如圖1所示,現(xiàn)有技術的直壓板夾具由管子2所插入的管子插通孔1、夾住管子2的切口部4和管子引入部(管子引導部)3構成。在夾住管子2時,使管子插通孔1中的管子2滑動到切口部4,但是,由于管子的材料及尺寸不同,如圖2所示,存在管子2變形為日文假名“コ”字形狀的結果,從而產(chǎn)生磨擦阻力高、滑動困難的情況,此外,若反復滑動則還存在管子2磨損從而導致強度降低的情況。這了解決這些問題,提出有在現(xiàn)有技術的夾具的內(nèi)表面涂敷潤滑劑的方案(專利文獻2)。但是,雖然利用涂敷的潤滑劑能夠得到降低夾緊管子時的滑動阻力的效果,但是反過來也降低了從切口部向插通孔的滑動阻力,并且增加了突然發(fā)生管子從切口部脫離這樣的事故的危險性。
專利文獻1:日本實開昭63—1541
專利文獻2:日本特許第3517284號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直壓板夾具,該直壓板夾具容易進行使管子從插通孔進入切口部,例如在使管子滑動時的夾具阻力低的夾具操作,并且即使在使用潤滑劑處理夾具內(nèi)部的情況下,也能夠降低該夾具的切口部所夾持的管子從切口部脫離的危險性。
本發(fā)明是形成有將管子夾在板狀部件中并對其進行保持的切口部、作為從該切口部的前端部向前擴開的槽的管子引入部和與上述管子引入部連接的管子插通孔的夾具,通過提供具有以下特征的管子用夾具解決了上述的問題:只在上述管子引入部與上述切口部的邊界部的單側具有管子止動部。
在本發(fā)明的夾具中,因為降低了使管子從上述管子插通孔向上述切口部滑動時的夾具阻力而容易進行夾具操作,所以,能夠消除因在夾具的內(nèi)表面上形成潤滑層而導致在該夾具的切口部所夾著的管子從切口部脫離的危險性。
此外,在上述本發(fā)明的夾具中,當管子的引入部的角度大時,例如當上述角度超過30度時,在上述管子從上述插通孔向切口部滑動時,在與上述切口部的上述管子的入口側相鄰的引入部中,如圖2所示,上述管子變形為日文假名“く”字狀而使滑動變得困難。但是,當上述管子的引入部的角度小時,例如為20±10度,優(yōu)選為20±5度,更優(yōu)選為大約20度時,在上述滑動時,上述管子不會變形為日文假名“く”字狀,而可能變形為直線形(一字形),從上述插通孔向上述切口部滑動時的滑動阻力變低,這是用于解決上述問題的極為有效的手段。但是,即使采用如上所述的不到30度的角度,例如20±5度時,在使用上述潤滑劑的情形時,切口部所夾著的管子從切口部脫離的危險性同樣也會增大,但是,通過形成上述止動部而能夠消除該危險性。
附圖說明
圖1是說明在管子引入部的角度為40度時,不存在滑動阻力部的現(xiàn)有的直壓板夾具的結構的圖。
圖2是說明在圖1的直壓板夾具中,管子變形為日文假名“く”字狀的圖。
圖3是說明在管子引入部的角度為20度時,存在滑動阻力部的本發(fā)明的直壓板夾具的結構的圖。
圖4是說明在圖3的直壓板夾具中,管子變形為直線形的圖。
符號說明
1:管子插通孔
2:管子
3:管子引入部
4:切口部
5:止動部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基于圖3和圖4,具體說明本發(fā)明的直壓板夾具的結構以及功能。
實施例1
本實施例的直壓板夾具的各構成部都是通過一體成型而制作的聚丙烯聚縮醛(polypropylene?polyacetal)樹脂。該夾具包括:將管子2夾持在板狀部件中并對其進行保持的切口部(slit)4、作為從該切口部4的前端部向前擴開的槽的管子引入部(tube?lead-in?section)3、與上述管子引入部3連接的管子插通孔(tube?insertion?hole)1、和只在上述管子引入部3與上述切口部4的邊界部的單側形成的管子的止動部(stopper)5。上述管子插通孔1的一部分以開放形式形成,但是,即使本發(fā)明直壓板夾具的管子插通孔不具有開放部分的結構,也不對本發(fā)明構成妨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株式會社JMS,未經(jīng)株式會社JMS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68005477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