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采用OETO方法的彈性纖維的開卷機有效
| 申請號: | 200680045167.3 | 申請日: | 2006-05-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321902A | 公開(公告)日: | 2008-12-10 |
| 發明(設計)人: | 尹鍵涌;姜淵秀;徐昇源 | 申請(專利權)人: | 曉星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D01H9/00 | 分類號: | D01H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匯澤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趙軍;張穎玲 |
| 地址: | 韓國*** | 國省代碼: | 韓國;KR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采用 oeto 方法 彈性 纖維 開卷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越端退繞(OETO)裝置和一種彈性纖維的開卷方法。
背景技術
因其粘結力強,諸如聚氨酯纖維之類的彈性纖維在其自圓筒狀的卷筒(卷裝件)開卷時在摩擦力和張力中產生大的振動。因此,自卷裝件外層區域開卷的纖維部分明顯與自卷裝件內層區域開卷的纖維部分性能不同,導致成品不均勻。換句話說,一直存在彈性纖維的性能依其卷裝件的卷繞區域而定的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已提出了一種自卷裝件開卷的彈性纖維的重繞技術。不過,該方法需要附加的重繞過程,導致生產率低且制造成本高。
美國專利號6,676,054披露了一種纖維的開卷方法,包括根據纖維的粘性值控制自纖維卷裝件至纖維導向器的距離的步驟。具體而言,對于粘性為2g以上的纖維,距離至少為41cm,對于粘性為7.5g以上的纖維,距離為71-91cm。不過,該方法存在的問題在于,只要粘性值變化,距離就必須間斷而麻煩地操縱,導致生產率低。
此外,已經采用了這樣一種制備低粘性彈性纖維的方法,即,給彈性纖維的原始聚合樹脂增加防粘劑,例如脂肪酸金屬鹽,如硬脂酸鎂、硬脂酸鈣、硬脂酸鈉,隨后對合成的樹脂進行紡絲。不過,由該方法獲得的紡成的彈性纖維在向下開卷時因氣脹現象產生頻繁割絲的問題。
因此,一直需要研發一種改進的適用于開卷其內加有防粘劑的彈性纖維的開卷裝置。
發明內容
因此,本發明的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節省空間的OETO型開卷裝置,其能容易地自卷裝件開卷彈性纖維,而不會產生不理想的大張力變化和割絲。
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采用所述裝置開卷彈性纖維的方法。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彈性纖維的OETO(越端退繞)開卷裝置,其包括:
(A)構架;
(B)通過卷裝件支座固定在所述構架上的纖維卷裝件和備用卷裝件;
(C)自纖維卷裝件開卷纖維的從動退繞輥;以及
(D)靜態導向器,其具有將自纖維卷裝件開卷的纖維引導至從動退繞輥的孔口,所述靜態導向器安置在構架上,于是自靜態導向器的進口至纖維卷裝件的靜態導向器面對側的中心的距離(d)在25-38cm的范圍內,而纖維卷裝件的靜態導向器面對側的中心與備用卷裝件之間的距離(R)則在25-50cm的范圍內。
附圖說明
本發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和特征將自下面結合附圖的本發明的說明中變得顯而易見,其中:
圖1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OETO開卷裝置的示意圖;
圖2示出了靜態導向器(6)與纖維卷裝件(4)之間的距離(d)和纖維卷裝件(4)與備用卷裝件(1)之間的距離(R)的示意圖;
圖3和4示出了本發明開卷裝置的一個實施例的側視圖。
1:備用卷裝件
2:卷裝件支座
3:連接纖維卷裝件和備用卷裝件的纖維
4:纖維卷裝件
5:自纖維卷裝件開卷的纖維
6:靜態導向器
7:輥子導向器
8:從動退繞輥
9:卷取輥
10:張力計
100:構架
具體實施方式
圖1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彈性纖維的OETO開卷裝置的示意圖。參見圖1,由纖維(3)(彈性纖維)彼此連接的備用卷裝件(1)和纖維卷裝件(4)通過固定在構架(100)上的卷裝件支座(2)根據預定的結構定位。自纖維卷裝件(4)開卷的纖維(5)隨后順序地通過具有孔口的靜態導向器(6)、視需要選擇的纖維繞其以約90度彎曲的輥子導向器(7)、從動退繞輥(8)、視需要選擇的幾個輥子導向器(圖1未示出)、張力計(10)以及卷取輥(9)導引。
靜態導向器(6)一般是內表面由具有優良耐磨性和低摩擦的陶瓷材料制成的孔口。為了達到最大程度地減小本發明開卷裝置的占用空間的目的,輥子導向器(7)通過靜態導向器(6)將纖維導出來以繞著構架以直角移動。本發明的開卷裝置還可包括位于輥子導向器(7)與從動退繞輥(8)之間的輥子型磁性張緊器,其有助于防止自卷裝件向下開卷纖維而因氣脹現象割絲。從動退繞輥(8)以各種開卷過程中使用的傳統速度轉動,且速度可根據纖維的張力值或理想的拉伸比調節。卷取輥(9)可作為其一部分位于開卷裝置內部,通常以高于從動退繞輥(8)的速度轉動,從而提供理想的牽伸。本發明的開卷裝置還可在從動退繞輥(8)與卷取輥(9)之間包括各種形式的幾個輥子導向器,從而實現理想的細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曉星株式會社,未經曉星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680045167.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