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打印機的墨盒無效
| 申請號: | 200680043558.1 | 申請日: | 2006-10-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312831A | 公開(公告)日: | 2008-11-26 |
| 發明(設計)人: | 鄭光春;柳昌秀;趙南富;申榮喆;許百松 | 申請(專利權)人: | 印可得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B41J2/175 | 分類號: | B41J2/175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黨曉林 |
| 地址: | 韓國*** | 國省代碼: | 韓國;KR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打印機 墨盒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打印機的墨盒,更具體地還涉及這樣一種用于打印機的墨盒,其中填充有墨的空間擴大,從而可以防止由于墨的自由運動而產生氣泡和墨的逆流。
背景技術
通常,打印機用作將利用計算機建立的文檔或繪制的圖片輸出到紙張上的裝置,并且打印機包括點陣打印機、噴墨打印機和激光打印機;如圖1所示,噴墨打印機100設有:可動地安裝在打印機100內的盒輸送器110,盒輸送器110具有供可移除地安裝墨盒120的空間;吸入填充在墨盒120中的墨的吸墨針111;以及噴射通過針傳送的墨的頭112。
盡管墨盒的形狀和結構因打印機的類型而異,但是如圖1所示,墨盒通常具有預定尺寸以安裝在打印機中,并設有:本體200,該本體中形成有容納部201;以及從本體200的側表面延伸的固定臂202,其用于將本體固定到打印機的盒輸送器110上。
同時在形成于本體200的容納部201中嵌入浸有墨的海綿210,并且在本體200的下表面處形成有供海綿210中浸有的墨排放的排放口220,并且在排放口220內安裝有可與吸墨針111結合來防止墨流動的填料件205。
另外,在本體200的上表面上的選定位置處形成有通孔203,用于向本體200內供應外部空氣。
因而,在打印機的操作期間,通過來自打印機的控制部的電信號,在使盒輸送器110運動的同時從頭112噴墨以打印文檔或圖片,并且通過墨排放口220和吸墨針111從容納部201向頭連續地供應墨,從而可連續打印。
但是,在這種傳統的墨盒中,因為在本體200內嵌入浸有墨的海綿210,所以問題在于:由于增加了用于在本體200中嵌入海綿210的工序而增加了制造成本,并且也使供填充墨的空間尺寸變小。
可以從本體200內移除海綿210以解決上述問題,但是另一問題在于:在將墨盒安裝在頭中時由于墨自由運動而在墨中產生微氣泡,然后微氣泡與墨一起通過排放口220排放,從而導致輸出品(output?matter)的質量變差。
另外,還有問題在于:由于墨的自由運動在墨盒本體200內的某些空間中產生負壓,由此填充在吸墨針111或頭112中的墨逆流,所以盡管有來自打印機的控制部的打印信號,也不會排墨,從而導致印刷品的質量變差。
發明內容
技術問題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打印機的墨盒,其中通過在填充有墨的本體內形成多個分隔件而將該本體的內部空間分為多個腔室,并且設置有通過墨傳送通道與墨排放口相連的墨排放腔室,以保持墨盒的內壓均勻,從而可以獲得良好的輸出品。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打印機的墨盒,其中在填充有墨的墨盒的外側壁處形成有壓力調節部,由此可以消除墨盒內的壓力增加以解決如下問題,即:在墨盒內部和外部的溫度上升時,墨盒內的壓力升高,由此會出現通過墨排放口的墨流。
技術方案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用于打印機的墨盒,該墨盒包括:形成為預定尺寸的本體,該本體在其上表面上具有填充孔;在所述本體內通過具有連接孔的分隔件分成的多個填充腔室;與所述填充腔室相連的排放腔室;空氣腔室,該空氣腔室通過空氣傳送通道與所述填充腔室相連,以向所述填充腔室供應空氣;安裝在所述空氣腔室中的空氣吸入閥;空氣引導通道,該空氣引導通道用于向所述空氣吸入閥引導外部空氣;附接于所述本體的一個表面的封閉膜;安裝在所述本體的另一表面中的蓋罩;以及壓力調節部,該壓力調節部形成在所述本體的外壁表面中并與所述填充腔室連通。所述壓力調節部通過多個連通口與所述填充腔室連通,并且所述多個連通口形成在被所述分隔件劃分的各所述填充腔室的內部空間中。另外,所述壓力調節部通過所述封閉膜形成特定空間,附接于所述壓力調節部的所述封閉膜響應于所述墨盒內部和外部之間的壓差而可伸縮。
附圖說明
從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優選實施方式的描述,將明白本發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優點,在附圖中:
圖1是表示傳統打印機的立體圖;
圖2是表示傳統墨盒的剖視圖;
圖3是表示根據本發明的墨盒的分解立體圖;
圖4是表示根據本發明的墨盒的主視圖;以及
圖5是說明根據本發明的墨盒的墨排放過程的后視圖。
主要元件的詳細描述
10本體
11填充孔
13固定臂
20分隔件
21連接孔
30填充腔室
31排放腔室
32空氣腔室
40墨排放口
41填料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印可得株式會社,未經印可得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68004355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