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用具有過水解活性的乳桿菌酶催化制備過酸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0680037025.2 | 申請日: | 2006-10-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283100A | 公開(公告)日: | 2008-10-08 |
| 發(fā)明(設(shè)計)人: | R·迪科西莫;L·沃納 | 申請(專利權(quán))人: | 納幕爾杜邦公司 |
| 主分類號: | C12P7/00 | 分類號: | C12P7/00;C12P7/62 |
| 代理公司: | 中國專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劉健;段家榮 |
| 地址: | 美國特*** | 國省代碼: | 美國;US |
| 權(quán)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guān)鍵詞: | 用具 水解 活性 桿菌 催化 制備 | ||
1.由羧酸酯底物制備過氧羧酸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a)提供一組過酸反應(yīng)組分,所述組分包括:
1)羧酸酯底物,其選自:
i)具有以下結(jié)構(gòu)的酯
其中R1=C1到C10的直鏈或支鏈烷基,所述烷基任選地被羥基或C1到C4的烷氧基取代,并且R2=C1到C10的直鏈或支鏈烷基、(CH2CH2-O)nH或(CH2CH(CH3)-O)nH,并且n=1到10;和
ii)具有以下結(jié)構(gòu)的甘油酯
其中R1=C1到C10的直鏈或支鏈烷基,所述烷基任選地被羥基或C1到C4的烷氧基取代,并且R3和R4各自為H或R1C(O);和
2)過氧源;和
3)至少一種具有過水解活性的源自乳桿菌屬菌的催化劑;和
b)在適當(dāng)?shù)暮磻?yīng)條件下使所述反應(yīng)組分合并,其中所述條件包括具有約2到約9的pH范圍,借此在反應(yīng)組分合并約5分鐘到約2小時的時間內(nèi)制備得到過氧羧酸,所述過氧羧酸的濃度至少為500ppb。
2.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pH小于約6.5。
3.如權(quán)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pH范圍小于約4.5。
4.如權(quán)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酯底物選自乳酸甲酯、乳酸乙酯、乙醇酸甲酯、乙醇酸乙酯、甲氧基乙酸甲酯、甲氧基乙酸乙酯、3-羥基丁酸甲酯、3-羥基丁酸乙酯以及它們的混合物。
5.如權(quán)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甘油酯底物選自單乙酸甘油酯、二乙酸甘油酯、三乙酸甘油酯、單丙酸甘油酯、二丙酸甘油酯、三丙酸甘油酯、一丁酸甘油酯、二丁酸甘油酯、三丁酸甘油酯和它們的混合物。
6.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過水解活性來源于選自植物乳桿菌(Lactobacillus?plantarum)、干酪乳桿菌(Lactobacillus?casei)、類干酪乳桿菌(Lactobacillus?paracasei)、發(fā)酵乳桿菌(Lactobacillusfermentum)、鼠李糖乳桿菌(Lactobacillus?rhamnosus)、卷曲乳桿菌(Lactobacillus?crispatus)、食淀粉乳桿菌(Lactobacillus?amylovorus)和雞乳桿菌(Lactobacillus?gallinarum)的乳桿菌屬菌。
7.如權(quán)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過水解活性來源于選自植物乳桿菌(ATCC?BAA793)、干酪乳桿菌(ATCC?4646)、類干酪乳桿菌(ATCC?11974)、發(fā)酵乳桿菌(ATCC?11976)、鼠李糖乳桿菌(ATCC21052)、卷曲乳桿菌(ATCC?33197)、食淀粉乳桿菌(ATCC?33198)和雞乳桿菌(ATCC?33199)的乳桿菌屬菌。
8.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制備的過酸選自過乙酸、過丙酸、過丁酸、過乳酸、過乙醇酸、過甲氧基乙酸、過-β-羥基丁酸以及它們的混合物。
9.如權(quán)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制備的過酸是過乙酸。
該專利技術(shù)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shù)是否侵權(quán)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quán)人授權(quán)。該專利全部權(quán)利屬于納幕爾杜邦公司,未經(jīng)納幕爾杜邦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quán)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quán)和技術(shù)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680037025.2/1.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