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抗瘧疾疫苗在審
| 申請號: | 200680023139.1 | 申請日: | 2006-06-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208100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6-25 |
| 發明(設計)人: | J·D·科亨 | 申請(專利權)人: | 葛蘭素史密絲克萊恩生物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K39/015 | 分類號: | A61K39/015;A61K39/29;A61K39/39 |
| 代理公司: | 中國專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郭文潔;梁謀 |
| 地址: | 比利時里*** | 國省代碼: | 比利時;BE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瘧疾 疫苗 | ||
本發明涉及瘧疾抗原在進行免疫抵御瘧疾感染和疾病中的新用途。本發明特別涉及子孢子抗原,特別是環子孢子(CS)蛋白或其免疫原性片段或衍生物,與合適佐劑聯合免疫將到瘧疾流行區旅行的未接觸過瘧疾的個體,以抵御瘧疾感染的用途。
瘧疾是世界范圍內的主要健康問題之一。在20世紀,經濟和社會發展以及抗瘧疾運動已經使世界上的大部分地區都根除了瘧疾,受影響的地區占地球陸地面積的比例從50%減少到27%。盡管如此,考慮到預期人口增長,估計到2010年大概一半的世界人口,接近35億人,將生活在瘧疾傳染區(Hay,2004)。現在的估測表明每年超過1百萬人死于瘧疾,單是非洲的經濟費用就是驚人的(Bremen,2004)。
這些數字突出了全球瘧疾危機和擺在國際健康共同體面前的挑戰。該危機的起因是多重的,從對現有的、負擔的起和先前高效藥物的普遍抗藥性的出現,到醫療衛生系統的癱瘓和不完善以及資源的缺乏。除非發現控制這種疾病的途徑,否則改善健康和兒童存活率,減少貧困,增強安全感和強化最脆弱社會的全球努力將會失敗。
瘧疾還給那些在瘧疾流行區旅行或者工作的人帶來危險,這些人通常居住在沒有瘧疾的地方。對這類旅行者人群來說危險可能更大,因為他們對來自自然接觸的瘧疾不具有任何基礎免疫。到瘧疾流行區的旅行者遭遇危險的另一個方面是,由于流行性感冒樣癥狀,該疾病在其早期經常被誤診。當嚴重程度加重和瘧疾最終被確診時,可能就太晚了。在癥狀加重的幾日內,就可能導致死亡,例如,源于腦型瘧,或者有時是器官(例如肝或者腎)衰竭。
該疾病的一個最急性形式是由原生動物寄生惡性瘧原蟲(Plasmodiumfalciparum)引起的,惡性瘧原蟲導致大多數屬于瘧疾的死亡。該疾病的另一種形式是由間日瘧原蟲(Plasmodium?vivax)引起的。間日瘧原蟲(P.vivax)是所有瘧疾中分布最廣泛的。除了存在于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外,該寄生蟲在低至15攝氏度的溫度下完成蚊體內循環的能力使其可以在溫帶氣候中傳播。但由于間日瘧原蟲感染極少致命,控制間日瘧原蟲瘧疾的努力(通過疫苗開發)滯后于惡性瘧原蟲(P.falciparum)。
30多年前做出的觀察為下列看法提供了有力支持,即最終將開發出有效的瘧疾疫苗。通過用活的、輻射滅活瘧疾子孢子免疫,小鼠和人類可以預防瘧疾。體內肝內期的維持是產生和保持保護性免疫所需的,但基本機理還沒有完全明確。抗體、CD8和CD4?T細胞已經暗示其作為關鍵效應免疫調節物(Hoffman,1996)。
瘧原蟲(例如惡性瘧原蟲或者間日瘧原蟲)的生活周期是復雜的,需要兩個宿主,人和蚊子才能完成。人的感染是由受感染蚊子的唾液中子孢子的接種引起的。子孢子遷移到肝臟,在那里感染肝細胞(肝期),在肝細胞中通過紅細胞外胞內期(exoerythrocytic?intracellular?stage),分化進入裂殖性孢子期(merozoite?stage),裂殖性孢子感染紅細胞(RBC)起始無性血液期(asexual?bloodstage)中的循環復制。通過大量RBC中的裂殖性孢子分化成有性期配子體,循環完成,所述配子體被蚊子攝取,在那里配子體在中腸經過一系列階段的發育產生遷移到唾液腺的子孢子。
瘧原蟲(例如惡性瘧原蟲或者間日瘧原蟲)的子孢子期已經被鑒定為一種瘧疾疫苗的潛在靶標。已知子孢子的主要表面蛋白是環子孢子蛋白(CS蛋白)。已經對不同株系例如惡性瘧原蟲NF54株克隆3D7進行了該蛋白的克隆、表達和測序(Caspers,1989)。來自3D7株的該蛋白的特征是具有中心免疫顯性重復區,包括重復40次的四肽Asn-Ala-Asn-Pro,但其中散布4個較少重復的四肽Asn-Val-Asp-Pro。在其他株系中,主要的和較少的重復的數目以及它們的相對位置是不同的。該中心部分位于N和C末端部分中間,所述N和C末端部分由非重復氨基酸序列組成,其被命名為CS蛋白的無重復部分。
基于CS蛋白的葛蘭素史密斯克萊恩生物有限公司的(GlaxoSmith-KlineBiologicals′)RTS,S瘧疾疫苗從1987年開始研發,是當前研究中最有效的瘧疾疫苗(Ballou,2004)。該疫苗特異的以惡性瘧原蟲的紅細胞前期(pre-erythrocytic)作為靶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葛蘭素史密絲克萊恩生物有限公司,未經葛蘭素史密絲克萊恩生物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68002313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用于監測電能存儲裝置的方法和裝置
- 下一篇:免疫原性組合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