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熱交換器無效
| 申請號: | 200680016981.2 | 申請日: | 2006-04-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175966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5-07 |
| 發明(設計)人: | 沼田光春;柴田豊 | 申請(專利權)人: | 大金工業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F28D7/02 | 分類號: | F28D7/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黨曉林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熱交換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熱交換器,特別涉及具有芯管和盤管的熱交換器,其中上述芯管通過壓迫外表面而在內表面形成有凸起,上述盤管纏繞在芯管的外表面上。
背景技術
在用于空調裝置、供熱水器等的熱交換裝置中,有些會設置這樣的熱交換器:具有形成第一流體的流道的芯管以及纏繞在芯管的外表面上、并形成第二流體的流道的盤管,該熱交換器在第一流體與第二流體之間進行熱交換。例如作為熱泵式供熱水器等的供熱水用熱交換器,具有專利文獻1中所公開的雙重管式熱交換器,該雙重管式熱交換器由流通水的芯管與流通制冷劑的盤管這雙重管構成,將該雙重管纏繞成為長圓形的漩渦形形狀并作為一個熱交換器單元,通過把該熱交換器單元多級重疊地相互連接起來,構成了熱交換器主體。而且為了提高傳熱管的傳熱性能,還提出有這樣的技術:通過壓迫外表面來在傳熱管的內表面上設置凸起,以提高傳熱性能。
專利文獻1:日本實開昭51-105158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公平6-70556號公報
但是,當采用通過壓迫外表面來在熱交換器的芯管的內表面上設置凸起的芯管時,則會在芯管的與在內表面上形成有凸起的部位對應的外表面處形成凹陷。當在這種狀態下把盤管纏繞在芯管上,之后將其纏繞成為長圓形的漩渦形形狀的情況下,由于芯管的截面因凸起而出現凹凸,所以可能會產生芯管與盤管的接觸不良,導致傳熱性能下降。另外,在凸起的加工過程中,有時芯管的凸起部的壁厚會比沒有設置凸起的部分的壁厚要薄,凸起部的強度可能會變小。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問題點,實現熱交換器的傳熱性能的提高,其中該熱交換器具有芯管和盤管,該芯管通過壓迫外表面而在內表面上形成有凸起,該盤管纏繞在芯管的外表面上。
本發明的第一方面的熱交換器是在第一流體與第二流體之間進行熱交換的熱交換器,其具有芯管、盤管和釬料。這里,芯管形成第一流體的流道,其通過壓迫外表面而在內表面上形成有凸起,并且在外表面上形成有凹部。盤管形成第二流體的流道,并纏繞在芯管的外表面上。釬料被灌入在位于盤管附近的凹部中。
在此,通過采用在內表面上形成有凸起的芯管,實現了由凸起帶來的芯管的傳熱性能的提高。另一方面,在芯管的與在內表面上形成有凸起的部位對應的外表面處形成有凹陷,為了消除將盤管纏繞在該凹陷部分上時的芯管與盤管的接觸不良,在位于盤管附近的凹部中灌入了釬料。當這樣在凹部中灌入有釬料時,形成在芯管的外表面上的凹部被釬料所填充,從而可以消除芯管與盤管的接觸不良。
并且,當使釬料灌入到位于盤管附近的凹部中時,這些凹部被釬料所填充。因此,在凸起的加工過程中,即使在芯管的凸起部的壁厚比沒有設置凸起的部分的壁厚薄的情況下,也能加強芯管的壁厚,能夠避免凸起部的強度變小。
在本發明的第二方面的熱交換器中,釬料是由預先涂敷在芯管的凹部中的膏狀釬料發生熔融粘著而形成的。
此處,在預先把膏狀的釬料涂敷在形成于芯管的外表面的凹部中之后,例如使用加熱爐進行釬焊。于是,通過加熱而熔融的釬料可靠地灌入到凹部中并發生冷卻粘著。因此,形成在芯管的外表面上的凹部被釬料可靠地填充,從而可以消除芯管與盤管的接觸不良。并且,在凸起的加工過程中,即使在芯管的凸起部的壁厚比沒有設置凸起的部分的壁厚薄的情況下,也能通過釬料填充形成在芯管的外表面上的凹部,可以加強芯管的壁厚,能夠避免凸起部的強度變小。
在本發明的第三方面的熱交換器中,釬料是由配置在芯管與盤管之間的線形釬料發生熔融粘著而形成的。
此處,預先在芯管與盤管之間配置釬料,然后例如使用加熱爐進行釬焊。凹部發揮毛細管那樣的作用,通過加熱而熔融的釬料通過毛細管吸引力而灌入到凹部中。因而可以避免對每個凹部涂敷釬料的繁雜作業,能夠提高釬焊的作業效率。而且,通過加熱而熔融的釬料可靠地灌入到凹部中,并發生冷卻粘著。因此,形成在芯管的外表面上的凹部被釬料可靠地填充,從而可以消除芯管與盤管的接觸不良。并且,在凸起的加工過程中,即使在芯管的凸起部的壁厚比沒有設置凸起的部分的壁厚薄的情況下,也能通過釬料填充形成在芯管的外表面上的凹部,可以加強芯管的壁厚。
在本發明的第四方面的熱交換器中,釬料是由在纏繞于芯管的盤管上配置的線形釬料發生熔融粘著而形成的。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大金工業株式會社,未經大金工業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680016981.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