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優化鏈路負荷和提高可用性的路由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0680015009.3 | 申請日: | 2006-04-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228745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7-23 |
| 發明(設計)人: | J·查辛斯基;C·賴克特 | 申請(專利權)人: | 諾基亞西門子通信有限責任兩合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12/56 | 分類號: | H04L12/56 |
| 代理公司: | 中國專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盧江;魏軍 |
| 地址: | 德國*** | 國省代碼: | 德國;DE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優化 負荷 提高 可用性 路由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路由方法,用于在包括節點和鏈路的基于分組的通信網中優化鏈路負荷和提高可用性。
根據定義,通信網是包括互相遠離的網絡節點的資源,這些網絡節點通過線路或所謂的鏈路互相連接。網絡節點或也稱節點在此是通信網中的站,在所述站處至少兩個或多個鏈路匯合。這些節點附加地也可以是通向通信網的接入點,并且因此用作數據源或數據的目的地。數據在通信網中從數據源向數據的目的地節點的傳輸,也稱為數據通信業務(Datenverkehr)。在兩個網絡節點之間的大多持久的連接稱為鏈路。通過這些鏈路,在節點之間傳輸數據。
在由節點和鏈路所構造的通信網中,根據交換技術來區分兩種類型:線路交換的和基于分組的通信網。
在諸如電信網的線路交換的通信網中,在數據傳輸的整個持續時間接通貫通的信道。
在諸如X.25網絡或因特網的基于分組的通信網中,不給數據通信業務的連接提供永久的、貫通的物理信道,而是將數據劃分成小的、單個的和有時也不同長度的分組。在此,將用于識別數據源和目的地的附加信息封裝到這些分組中。這些分組的附加信息于是由所述分組所經過的網絡節點來分析,并且分組由相應的網絡節點轉發直至目的地。在各個網絡節點中對這些附加信息的分析和各個分組的相應的轉發,也稱為路由或稱為路由方法。實施這種路由方法的網絡節點也稱為路由器。
在諸如因特網的常規的基于分組的通信網中,在路由時,通常借助所謂的度量標準(Metrik)來確定用于數據分組傳輸(即數據通信業務)的最佳路徑。在此,將度量標準理解為固定的路由準則,對于所述路由準則,在各個網絡節點中存放有對路徑的信息。持續地將這些信息與所確定的路徑相匹配,其中將在另外的相鄰網絡節點中存在的鏈路及其狀態通知給相鄰的網絡節點。
于是,在節點中,通常在所謂的路由表中,針對由分組的目的地地址所給定的確定目的地存放節點的地址。于是由收到數據分組的網絡節點來分析集成在分組中的目的地地址信息,借助路由表來確定所屬的下一網絡節點的地址,并且根據度量標準通過鏈路將分組轉發到所述節點。以此方式,可以說從節點到節點,通過通信網從數據源直至目的地來交換分組,其中,根據通過在節點之間的鏈路所傳輸的數據分組的數量來充分利用所述鏈路。
常常將諸如因特網的大的基于分組的通信網劃分成子區域,所述子區域又是基于分組的通信網。在使用因特網協議以及還有傳輸控制協議作為基礎協議的因特網中,可以通過特定的系統來定義單個的、嚴格界定的可尋址區域。這種區域也稱為域(Domain),并且可以有針對性地被尋址。如果現在在如此定義的區域之內(即在域之內)從節點到節點通過域從數據源直至可能位于域之內的或邊界上的目的地來交換數據分組,則這也稱為域內路由(Intra-Domain-Routing)。
大多由所謂的網絡運營商來運營基于分組的子網絡或域,所述網絡運營商一方面感興趣的是,在其通信網中如此分配整個數據通信業務,使得最佳地充分利用節點之間的連接、也就是鏈路的容量。另一方面,對于網絡運營商重要的是,盡管在單個鏈路上的故障,仍然存在其通信網和其業務的高可用性。
在諸如因特網的基于分組的網絡中域內路由用的基本路由方法基于度量標準來工作,按照這些度量標準,尋找具有最小成本總和的最短路徑用于傳輸數據分組。這種根據現有技術中公知的路由方法例如是開放最短路徑優先(OSPF(Open-Shortest-Path-First))協議版本2,由該開放最短路徑優先協議版本2除了路由之外也執行對路由信息的處理和轉發。OSPF協議的詳細說明也可以在http://www.ietf.org/rfc/rfc2328.txt下在已由因特網工程任務組(IETF(Internet?Engineering?Task?Force))所公開的由J.Moy著的“OSPF版本2”(RFC?2328)的文獻中找到。在基于分組的通信網中根據現有技術公知的另一域內路由方法是中間系統-中間系統(IS-IS(Intermediate-System-Intermediate-System))協議,該協議在http://www.ietf.org/rfc/rfc1195.txt下在由因特網工程任務組(IETF)所公開的由R.Callon著的“Use?of?OSI?IS-IS?for?Routing?in?TCP/IPand?Dual?environment”(RFC?1195)文獻中已作出定義,并且具有與OSPF協議的相似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諾基亞西門子通信有限責任兩合公司,未經諾基亞西門子通信有限責任兩合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680015009.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電動車用防盜報警裝置
- 下一篇:成像裝置及其控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