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空氣過濾器濾筒和空氣濾清器組件有效
| 申請號: | 200680007887.0 | 申請日: | 2006-01-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137424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3-05 |
| 發明(設計)人: | G·L·賴克特;W·R·W·畢曉普;B·K·尼爾森;達雷爾·韋格納;B·R·克瑞肖;弗拉季米爾·柯拉尼斯基;T·G·米勒;D·R·莫克;K·J·施拉蓋;R·J·奧森道夫;B·A·康佩;T·J·倫德格潤;J·S·弗拉格斯塔 | 申請(專利權)人: | 唐納森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D46/52 | 分類號: | B01D46/5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維綺 |
| 地址: | 美國明*** | 國省代碼: | 美國;US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空氣 過濾器 空氣濾清器 組件 | ||
1.一種過濾器濾筒,包括:
(a)介質包,具有入口面和出口面,并且包括z過濾介質,所述z過濾介質包括槽紋介質固定至表面介質;和
(b)外殼密封結構,固定至介質包并圍繞介質包延伸,并且相對于出口面形成一角度,該角度大于0°。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空氣過濾器濾筒,其中:
(a)所述過濾介質包包括單獨過濾介質帶的層疊結構,所述過濾介質包括槽紋介質片材固定至表面介質片材,以形成在第一和第二相對的流動面之間延伸的入口和出口流動通道;
(i)所述過濾介質包在沒有通過介質過濾時,阻止空氣在其間通過,從第一流動面流向相對的第二流動面;和
(ii)所述過濾介質包具有層疊結構,其中四個側面在第一和第二流動面之間延伸;和
(b)外殼密封結構包括模制在位的外周周邊的外殼密封結構,圍繞所述介質包的四個側面延伸;
(i)所述外周周邊的外殼密封結構具有第一部分,沿著不連續平行于第一側和第二流動面之間的介質包邊緣的路徑,延伸通過所述四個側面的第一個;
(A)所述外周周邊的外殼密封結構的第一部分以第一角度X1完全延伸通過所述四個側面的第一個,所述第一角度X1是所述第一部分與第一側和第二流動面之間的介質包邊緣所成角度;所述第一角度X1至少為2°。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空氣過濾器濾筒,其中:
(a)所述介質包具有塊狀的、層疊的結構。
4.根據權利要求2和3中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空氣過濾器濾筒,其中:
(a)所述第一角度X1不大于45°。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空氣過濾器濾筒,其中:
(a)所述第一角度X1在5°-15°的范圍內。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空氣過濾器濾筒,其中:
(a)所述第一角度X1為10°。
7.根據權利要求2-6中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空氣過濾器濾筒,其中:
(a)所述外周周邊的外殼密封結構具有第二部分,沿著不連續平行于第二側和第二流動面之間的邊緣的路徑,延伸通過所述四個側面的第二個;
(i)所述外周周邊的外殼密封結構的第二部分以第二角度X2完全延伸通過所述四個側面的第二個,所述第二角度X2是第二部分與第二側和第二流動面之間的邊緣所成角度;所述角度X2與角度X1相同。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空氣過濾器濾筒,其中:
(a)所述外殼密封結構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沿介質包的相對側彼此鏡像設置。
9.根據權利要求2-7中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空氣過濾器濾筒,其中:
(a)第一和第二側面板設置在介質包的相對側。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空氣過濾器濾筒,其中:
(a)第一側面板設置在介質包的四個側面的第一個上;
(b)第二側面板設置在介質包的四個側面的第二個上,并與第一側面板相對;和
(c)所述外周周邊的外殼密封結構設置圍繞介質包結構延伸,所述介質包結構包括介質包和側面板。
11.根據權利要求9和10中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空氣過濾器濾筒,其中:
(a)所述側面板包括泡沫聚氨酯的模制在位側面板,密封槽紋介質固定至表面介質的帶的端部;和
(b)所述外周周邊的外殼密封結構包括模制在位的結構,主要由泡沫聚氨酯構成。
12.根據權利要求2-11中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空氣過濾器濾筒,其中:
(a)所述外周周邊的外殼密封結構包括底座和收聚密封唇緣;
(i)收聚密封唇緣設置在底座上并且與底座模制成一體;和
(ii)所述底座和收聚密封唇緣在密封唇緣的至少一部分和介質包之間形成槽。
1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空氣過濾器濾筒,其中:
(a)所述槽連續、周向地圍繞介質包延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唐納森公司,未經唐納森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680007887.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彎管扳手驅動部結構
- 下一篇:自鎖式新型自緊鉆夾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