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提取體液的刺入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0680006752.2 | 申請日: | 2006-03-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146477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3-19 |
| 發明(設計)人: | F·德克;O·奎德;T·韋斯;C·霍勞夫;M·基斯特納;A·康亞;H·哈蒂格;F·巴德;H·利斯特;K·-P·埃伯特 | 申請(專利權)人: | 霍夫曼-拉羅奇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B5/151 | 分類號: | A61B5/151 |
| 代理公司: | 中國專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曹若 |
| 地址: | 瑞士*** | 國省代碼: | 瑞士;CH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提取 體液 刺入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從人或動物的皮膚中提取體液的刺入系統。所述體液通常是血液。但在有些應用情況下也涉及組織間隙的液體試樣的提取。下文在沒有限制普遍性的情況下作為舉例僅涉及血液,但也用于其它可從皮膚中提取的體液。
這種系統包括設置用于一次性使用的(用完即丟的)、具有用于刺入皮膚中的刺針元件的刺入單元以及具有用于刺入運動的驅動裝置的刺入儀器。特別適合用在一種這樣的系統中的刺入單元也是本發明的主題。
背景技術
自很久以來就使用一次性的刺入單元,用于為分析診斷目的從身體部位(多數從手指或耳垂)中提取少量血液。在這方面,所述刺入單元通常稱為刺血針。設置用于手動刺入的刺血針比如在美國專利3,789,830中得到說明。所述刺血針通常僅僅由經過醫務培訓的人員使用。但是刺入總是帶來劇烈疼痛。
自很久以來已使用包括刺入驅動裝置的刺入儀器。所述刺入儀器構造為具有固定地集成的刺血針的一次性的結構。但是,該刺入儀器通??啥啻问褂貌⑶揖哂幸粋€支架,借助于該支架可以相應地使一根刺血針可更換地與所述刺入驅動裝置相耦合。因為所述儀器和刺血針是彼此匹配的、由相同的生產商提供的元件,所以它被稱為“刺入系統”或“血液提取系統”。
在多數情況下,彈簧用作用于所述布置在刺入儀器的外殼中的刺血針驅動裝置的驅動元件。通過刺血針導向裝置來保證所述刺入運動在一個預先確定的刺入行程上進行。在開發的初期,所述驅動裝置的十分簡單的結構十分常見,在這些結構上所述刺血針緊靠著固定在一根布置在細長的外殼中的壓力彈簧的一個端部上。一種這樣的刺入系統比如在美國專利4,469,110中得到公開。刺入儀器的另一種較早的結構在美國專利4,442,836中得到說明。在此所述刺血針的運動朝皮膚表面的方向直到換向點(刺入運動的推進階段)由第一彈簧進行驅動,而第二彈簧則用作用于所述刺血針的回程運動(刺入運動的回程階段)的驅動裝置,該第二彈簧在所述第一彈簧和刺血針之間的力耦合中斷之后發揮其作用。
在其余的結構上,所述刺入儀器在其沿刺入方向的前面的端部上具有一個出口,所述刺血針的尖端從該出口中移出較短的時間,用于在身體部位中產生一個傷口,所述刺入儀器的前面的端部擠壓在所述身體部位上。在這過程中,刺入深度由所述沿刺入方向在所述刺血針尖端在刺血針運動的換向點上所達到的位置與皮膚接觸面的平面之間的間距所確定,所述皮膚接觸面環狀包圍著所述出口并且在刺入那一刻抵靠在皮膚上。所述刺入儀器的具有皮膚接觸面的前面的端部因而形成一個刺入深度基準元件,通過該刺入深度基準元件來保證所述刺入深度與預先規定的數值相應。
為控制所述刺入深度,通常通過以下方法來限制所述刺血針沿刺入方向的運動路程,即與所述刺血針相連接的止擋件碰到在所述刺入儀器的外殼中的對應的止擋面。這種外殼止擋結構比如在美國專利4,469,110中得到描述。在美國專利4,442,836中說明了一種具有兩根彈簧的驅動裝置,在該驅動裝置上,通過以下方法來保證所述刺血針運動的換向點的指定的位置,即在移動行程的指定的點上中斷在所述驅動彈簧和刺血針之間的力傳遞。
如果要求對血液的特定的分析數值進行定期監控,那么這種血液提取系統就沒有滿足應該滿足的很高的要求。這尤其適用于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應該經常檢查其血糖水平,用于通過胰島素注射與需求(需求依賴于營養吸收、身體活動等而劇烈波動)之間的匹配來將其血糖水平盡可能穩定地保持在特定的額定極限之內。通過廣泛的科學試驗已經證實,借助于每天至少進行四次血液分析這樣的強化療法可以使糖尿病患者的最為嚴重的晚發機體損害(Sptschden)(比如由此使病人失明的視網膜病)顯著地下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霍夫曼-拉羅奇有限公司,未經霍夫曼-拉羅奇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680006752.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