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特別用于手表的減震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0680004701.6 | 申請日: | 2006-02-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156114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4-02 |
| 發明(設計)人: | C·克雷坦;L·莫雷爾 | 申請(專利權)人: | 歷峰國際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4B37/04 | 分類號: | G04B37/04;G04B37/05 |
| 代理公司: | 永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劉興鵬;邵偉 |
| 地址: | 瑞士格*** | 國省代碼: | 瑞士;CH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特別 用于 手表 減震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減震裝置,特別提供一種用于手表的減震裝置。
背景技術
當戴手表時,經常會發生使用者漫不經心地造成水晶或表蒙撞到一件家具或表蒙墻。產生的震動可能不僅會對手表表蒙造成損壞,當震動太猛烈時還會對手表機構造成損壞。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實現能夠阻止震動,更具體地阻止手表可能會遭受的軸向震動,的防震或減震裝置,以避免對手表機芯的所有損壞。
根據本發明的特別用于手表的減震裝置通過權利要求1列出的特征進行區別。
附圖示意性地說明并通過用于手表的防震裝置的具體實施例的方式。
附圖說明
圖1是防震裝置的分解圖。
圖2是防震裝置的總圖。
圖3是沿圖2中A-A線的防震裝置的局部剖視圖。
圖4是沿圖2中B-B線的防震裝置的局部剖視圖,該裝置處于其靜止狀態。
圖5是沿圖2中B-B線的防震裝置的局部剖視圖,該裝置在軸向震動的沖擊下處于其活動位置。
具體實施方式
在附圖中作為用于手表的實施例圖示的根據本發明的防震或減震裝置包括:安裝于外部支撐的內部殼體1,外部支撐由緊固螺絲4連接的下部部件2和上部環3。
這里的內部殼體1包括:殼體的中部5、溝緣6和后部7。所述殼體的后部7和溝緣6螺旋連接到中部5,同時墊圈8保證該內部殼體1的水密封性。表蒙9以水密方式鑲到溝緣上。因而,如此構成的殼體1容納封裝的手表機芯10、刻度盤11和手表的指針12。
當組裝后,該內部殼體1代表封裝手表機芯的水密封的整體式組件。
顯然在變體中,除了手表機芯以外,該內部殼體1能夠容納其它機構,甚至任何其它必須防止震動的物體或裝置。
該內部殼體1的后部7包括具有較小直徑并形成活塞的圓柱狀部分。在該活塞的外周面中制成的槽13用作墊圈14的座。
外部支撐的下部部件2包括環狀的凸緣15。該凸緣15的內部圓周在被底部17封閉的作為圓柱狀壁16的凸緣15的下側上延伸。該圓柱狀的壁16和該底部17形成氣壓室18。以這樣的方式設置該氣壓室18的內徑,使內部殼體的后部7的活塞能夠以氣密方式在該氣壓室18中無隙軸向滑動。
在其另一側即上側,凸緣15設置有用于內部殼體1的特定外部面的導向件19。當內部殼體1從而被裝配到其支撐上時,它的由其后部7的下部部件形成的活塞以氣密的方式在氣壓室18中滑動。
在圖示實施例中,這些導向件19一起構成能夠容納用于固定表帶的棒20的懸臂。
彈簧21設置在盲孔22中,所述盲孔22在中部5中制造并在其下表面開放。當已經將內部殼體1置于支撐中時,從該中部中的孔22伸出的彈簧21的端部容納在制造在凸緣15的上表面中的相應的凹口23中。
所述外部支撐的下部部件2的導向件19也具有容納和定位上部環3的上部支撐表面24,所述上部環3借助于螺釘4固定到外部支撐的下部部件2。
因此在其裝配狀態中,該防震或減震裝置包括能夠在外部支撐2、3中,逆著彈簧21的作用力并且在容納在氣壓室18中的壓縮空氣的作用下軸向滑動的內部殼體1,所述氣壓室18容納內部殼體的后部7的活塞。
在其靜止位置中,內部殼體1靠著上部環3被支撐。當表蒙9從而內部殼體1遭受軸向震動時,內部殼體1被移置,而壓縮彈簧21以及保持在氣壓室中的空氣導致內部殼體1的制動,從而使內部殼體1遭受的震動得到有效降低。
在震動在彈簧21和保持在氣壓室18中的壓縮空氣的膨脹的復合作用下出現后,該裝置返回到靜止位置。
因而,根據本發明的防震或減震裝置或減震器的原理在于將內部殼體1安裝到支撐2、3中,所以內部殼體1可以沿著軸線滑動,所述內部殼體受到傾向于將其保持在其靜止位置的彈力作用。
此外,內部殼體1具有作為與氣壓室配合的活塞而制造的圓柱狀的延伸部,所述氣壓室是支撐2、3的下部部件2的部分。所述活塞以氣密方式在氣壓室中沿軸向移動并且在移動時從而引起保持在室18中的空氣的壓縮,從而用作減震器。
減震裝置的裝配非常簡單,將內部殼體1與其墊圈14配合,將彈簧21置于中部5中的為它們提供的盲孔22中。然后將該組件裝配到支撐的下部部件2中,然后將環3螺旋連接到支撐的下部部件2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歷峰國際有限公司,未經歷峰國際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680004701.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電子設備及其控制方法、控制程序和記錄介質
- 下一篇:催化反應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