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從多次曝光中創建高動態范圍圖片的方法和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0680003952.2 | 申請日: | 2006-01-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116324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1-30 |
| 發明(設計)人: | J·尼勒恩;M·沃納森 | 申請(專利權)人: | 索尼愛立信移動通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N1/56 | 分類號: | H04N1/56;G06T5/50;H04N5/235 |
| 代理公司: | 中國專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岳;張志醒 |
| 地址: | 瑞典*** | 國省代碼: | 瑞典;SE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多次 曝光 創建 動態 范圍 圖片 方法 裝置 | ||
1.一種用于創建圖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使光敏傳感器(3)經受一系列曝光,
其中可能曝光不足的一次曝光的數目為N,以及其中具有相對較強曝光的二次曝光的數目為1,
其中N個一次曝光的亮度數據(Y)被用來創建最終圖片的清晰度,且二次曝光的色度數據(UV)被用來創建最終圖片的顏色含量。
2.根據權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N個一次曝光的亮度數據(Y)被存儲在存儲器(5)中。
3.根據權利要求2的方法,其中一次曝光的數目N大于1,且最后的一次曝光的亮度數據被添加到存在于存儲器(5)中的亮度數據(Y)。
4.根據權利要求3的方法,其中利用用于清晰度增強的校正來添加亮度數據(Y)。
5.根據權利要求4的方法,其中計算偏移向量,偏移向量表示最后的一次曝光和存儲器(5)的內容之間的移動產生的差值,在尋址存儲器(5)時所述偏移向量在添加過程中被使用。
6.根據權利要求1到5中任一權利要求的方法,其中亮度數據(Y)為大的亮度值而被優化。
7.根據權利要求6的方法,其中亮度數據(Y)是三個顏色通道紅(R)、綠(G)和藍(B)的加權和。
8.根據權利要求1到5中任一權利要求的方法,其中三個顏色通道紅(R)、綠(G)和藍(B)的加權是相等的(Y=R+G+B)。
9.根據前面任一權利要求的方法,其中色度數據(UV)和亮度數據(Y)被發送,用于在圖像處理器(4)中的處理。
10.根據如從屬于權利要求2到8的任意一個的權利要求9的方法,其中二次曝光最后執行,且從傳感器(3)讀取色度數據(UV),從存儲器(5)讀取亮度數據(Y)。
11.根據前面任一權利要求的方法,其中一次曝光的數目N的范圍是從2到8(2≤N≤8)。
12.根據權利要求1到11中任一權利要求的方法,其中一次曝光具有比二次曝光更短的單獨曝光時間。
13.根據權利要求12的方法,其中N個一次曝光的曝光時間的總和大約等于二次曝光的曝光時間。
14.根據權利要求1到11中任一權利要求的方法,其中利用比二次曝光更小的光圈進行一次曝光。
15.根據權利要求14的方法,其中N個一次曝光的曝光總和大約等于二次曝光。
16.一種用于創建圖片的設備,包括用于使光敏傳感器(3)經受曝光的光學系統(1,2);用于存儲圖像數據的存儲裝置(5);以及能夠處理圖像數據的處理器(4),其特征在于:
光學系統(1,2)被配置來使光敏傳感器(3)經受一系列曝光,其中可能曝光不足的一次曝光的數目為N,以及其中具有相對較強曝光的二次曝光的數目為1,
其中處理器(4)被配置來使用N個一次曝光的亮度數據(Y),以創建最終圖片的清晰度,且使用二次曝光的色度數據(UV),以創建最終圖片的顏色含量。
17.根據權利要求16的設備,其中處理器(4)被配置來將N個一次曝光的亮度數據(Y)存儲在存儲器(5)中。
18.根據權利要求17的設備,其中一次曝光的數目N大于1,且處理器(4)被配置為將最后的一次曝光的亮度數據添加到存在于存儲器(5)中的亮度數據(Y)。
19.根據權利要求18的設備,其中處理器(4)被配置為利用用于清晰度增強的校正來添加亮度數據(Y)。
20.根據權利要求19的設備,其中處理器(4)被配置為計算偏移向量,偏移向量表示最后的一次曝光和存儲器(5)的內容之間的移動產生的差值,且在尋址存儲器(5)時所述偏移向量在添加過程中被使用。
21.根據權利要求16到20中任一權利要求的設備,其中亮度數據(Y)為大的亮度值而被優化。
22.根據權利要求21的設備,其中處理器(4)被配置為提取亮度數據(Y)作為三個顏色通道紅(R)、綠(G)和藍(B)的加權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索尼愛立信移動通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索尼愛立信移動通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680003952.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