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燃料盒無效
| 申請號: | 200680003921.7 | 申請日: | 2006-01-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1111962A | 公開(公告)日: | 2008-01-23 |
| 發明(設計)人: | 神谷俊史;椛澤康成 | 申請(專利權)人: | 三菱鉛筆株式會社;卡西歐計算機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H01M8/04 | 分類號: | H01M8/04;H01M8/10;B65D83/00 |
| 代理公司: | 永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陳建全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燃料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燃料盒,更具體地說,涉及可以適用于作為手機、筆記本電腦、PDA、數字照相機以及電子筆記本等便攜式電子設備的電源使用的小型燃料電池。
背景技術
一般來說,燃料電池包括燃料電池單元、燃料供給部和空氣供給部,其中所述燃料電池單元由空氣電極層、電解質層和燃料電極層層疊而成,所述燃料供給部用于向所述燃料電極層供給作為還原劑的燃料,所述空氣供給部用于向所述空氣電極層供給作為氧化劑的空氣,所述燃料電池通過燃料與空氣中的氧在燃料電池單元內發生電化學反應,從而在外部得到電力,并該燃料電池已被開發成各種各樣的形式。
近年來,對環境問題和節約能源的意識的提高,一直在研究將作為清潔能源的燃料電池用于各種用途,特別是僅僅直接供給含有甲醇和水的液體燃料就能發電的燃料電池一直受到關注(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和2)。
其中,已知有利用毛細管力供給液體燃料的各種液體燃料電池(例如,參照專利文獻3-7)。
這些專利文獻中記載的液體燃料電池由于是利用毛細管力將液體燃料從燃料箱向燃料極供給,不需要壓送液體燃料的泵,在小型化方面具有優勢。
但是,這樣的僅僅設置在燃料儲存槽上并僅利用多孔體和/或纖維素體的毛細管力供給燃料的液體燃料電池在結構上適用于小型化,但是,因為燃料以直接液體狀態向燃料極供給,配置在小型便攜設備上,所以在電池的前后左右或上下不斷地變化的使用環境下,長時間使用期間,會發生燃料的隨動性不完全,燃料供給中斷等問題,很難向燃料電極層恒定地供給燃料。
還有,作為這些缺點的解決方法的之一,例如,已知有一種燃料電池系統,利用毛細管力將液體燃料導入單元后,液體燃料經燃料氣化層氣化后再使用(例如,參照專利文獻8),但存在的基本問題是,燃料的隨動性不足沒有得到改善。還有,這種結構的燃料電池是燃料在液體氣化后使用的系統,小型化之類問題仍未解決。
進一步,已知設置有礦物油類、硅油類等高粘性液體的燃料容器以使得在具有流出口的容器主體中在流出口側的對面一側與燃料接觸(例如,參照專利文獻9),但在液體燃料的容量變大、盒徑變粗等情況下,燃料容器前后左右或上下不斷變化的使用環境下,特別是在橫向放置配置時,具有下述的問題:在長時間的使用期間,燃料的隨動性不完全,會有高粘性液體倒下,或者與燃料分離,燃料溢出等。
因此,在現有的燃料盒中,現在的狀況是:在向燃料極供給直接液體燃料時燃料的供給不穩定,導致燃料電池動作中的輸出值變化,或者難于實現可以以保持穩定的特性的狀態搭載到便攜式設備上的小型化。
專利文獻1:特開平5-258760號公報(權利要求書、實施例等)
專利文獻2:特開平5-307970號公報(權利要求書、實施例等)
專利文獻3:特開昭59-66066號公報(權利要求書、實施例等)
專利文獻4:特開平6-188008號公報(權利要求書、實施例等)
專利文獻5:特開2003-229158號公報(權利要求書、實施例等)
專利文獻6:特開2003-299946號公報(權利要求書、實施例等)
專利文獻7:特開2003-340273號公報(權利要求書、實施例等)
專利文獻8:特開2001-102069號公報(權利要求書、實施例等)
專利文獻9:特開2004-281340號公報(權利要求書、實施例等)
發明內容
鑒于上述現有的燃料盒中的問題以及現狀,本發明是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而做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種燃料盒,其能向燃料電池主體穩定地供給直接液體燃料,而且在保管時沒有液體燃料的損失。其目的是特別是提供一種燃料盒,即使在液體燃料的容量變大,燃料盒徑變粗等情況下,也能燃向料電池主體穩定地供給直接液體燃料,而且在保管時也沒有液體燃料的損失。
本發明者們就所述現有的課題等進行了銳意的研究,結果得到了所述目的的燃料盒,完成了本發明。該燃料盒與燃料電池主體連接自如,其中包括:收容液體燃料的燃料收容容器、燃料流出部、在液體燃料的后端部具有特定物性的隨動體和特定結構的隨動輔助部件。
即,本發明由下面(1)~(11)項構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三菱鉛筆株式會社;卡西歐計算機株式會社,未經三菱鉛筆株式會社;卡西歐計算機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680003921.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全自動視頻身份認證系統及方法
- 下一篇:一種氣象要素分布式監測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