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路塹式擋土墻結構無效
| 申請號: | 200620200941.0 | 申請日: | 2006-11-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0971507Y | 公開(公告)日: | 2007-11-07 |
| 發明(設計)人: | 唐雄俊;王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貴陽鋁鎂設計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E02D29/02 | 分類號: | E02D29/02 |
| 代理公司: | 貴陽中新專利商標事務所 | 代理人: | 劉楠 |
| 地址: | 550004***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路塹式 擋土墻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路塹式擋土墻結構,屬于土木結構工程中擋土墻的制作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在目前施工的路塹式擋土墻中,往往是先把墻背土體按照一定的坡度挖成一個平整的坡面,然后根據設計要求,緊貼土體把擋土墻砌體砌筑起來。這樣,雖然在施工過程中按照規范要求的位置和密度設置了泄水孔,但由于砌體與墻背土體緊密接觸,無法設置有效的反濾層,因而泄水孔的排水作用不明顯,甚至無效,這樣就會引起擋土墻破壞。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路塹式擋土墻結構,不但可以設置反濾層,而且可以使水分從泄水孔順利排出,保證了擋土墻的穩定、安全,以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它包括擋土墻砌體1,在擋土墻砌體1的泄水孔3進水口處的擋土墻墻背土體2上設置有一個小坑,并在泄水孔3的進水口處設置有一個合成塑料隔柵4,在小坑內放滿有反濾材料做的反濾層5,在最底層的泄水孔3后面、小坑的底面設有隔水層6。
小坑為楔形小坑,底面為矩形,邊長L為30~40cm,小坑的高度H為50cm。
隔水層6為粘土隔水層或柔性防水土工布。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它不但可以設置反濾層,而且可以使水分從泄水孔順利排出,保證了擋土墻的穩定、安全,以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
附圖說明:
圖1為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在制作擋土墻砌體1時,在擋土墻砌體1上的每個泄水孔3的進水口處都制作一個既能泄水,又能防止泄水孔3后面的土體土料進入進水口的反濾層5。在制作反濾層5時,先在泄水孔3進水口處的擋土墻墻背土體2上挖出一個楔形小坑,并在泄水孔3的進水口處放置一個合成塑料隔柵4,再在坑內放滿反濾材料做為反濾層5。
在施工路塹式擋土墻時,擋土墻的基礎、砌體以及泄水孔的位置和密度均按有關規范要求進行施工,而唯有在擋土墻砌體1的泄水孔3的進水口處,在墻背土體2上挖出一個楔形小坑,小坑的底面為矩形,邊長L約為30~40cm,小坑的高度H約為50cm,先在泄水孔3的進水口處放置一個合成塑料隔柵4,合成塑料隔柵4的各條柵板之間的距離為15~20mm,以防止碎(礫)石反濾材料順著泄水孔3流失,再在坑內放滿反濾材料如碎石、礫石、土工布包裹的粗砂等做為反濾層5;在最底層的泄水孔3后面,楔形小坑的底面按規定夯填粘土隔水層或鋪設柔性防水土工布做為隔水層6,以防止水分下滲,使擋土墻墻背土體2的可流動的水分能從泄水孔3中順利排出,保證擋土墻的穩定、安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貴陽鋁鎂設計研究院,未經貴陽鋁鎂設計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62020094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帶纖毛的類支架系統
- 下一篇:包含加壓待霧化液體的裝置的噴霧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