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用于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的余熱發電系統無效
| 申請號: | 200620172898.1 | 申請日: | 2006-12-3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003907Y | 公開(公告)日: | 2008-01-09 |
| 發明(設計)人: | 趙向東;朱國楨;張高佐;王貴生;關生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市琉璃河水泥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7D17/00 | 分類號: | F27D17/00;F01D15/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諾孚爾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龐濤 |
| 地址: | 102403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新型 水泥 生產線 余熱 發電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的余熱發電系統,屬水泥生產廢氣處理和余熱綜合利用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外通常采用的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純低溫余熱發電系統都是利用從現有水泥生產線窯頭篦冷機冷卻風抽風口抽出的熱風,和由一級預熱器排出的煙氣的熱量,通過余熱鍋爐變成水蒸氣的內能,用五十年代的汽水循環系統,驅動汽輪發電機發電;但由于現有的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中,窯頭余熱鍋爐與窯尾余熱鍋爐對排出的高溫煙氣未進行分級利用,還存在有漏風、氣流分布不均、傳熱器積灰、積垢的問題,因此,只能產生低壓力、低溫度參數的蒸汽,汽輪發電機效率低,單位熱能發電量低;利用這種新型干法水泥窯純低溫余熱發電的噸熟料發電能力一般在26~28kwh,具有先進水平的日本技術的噸熟料發電能力也只能達到33~38kwh。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陷,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對現有的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進行改造,充分利用水泥生產的余熱,在保證水泥產量與質量不降低的同時,可提高發電能力的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余熱發電系統和發電方法。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用于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的余熱發電系統,它包括熟料冷卻機、AQC余熱鍋爐、水泥回轉窯、水泥回轉窯窯頭罩、三次風風管、水泥預熱器、水泥預分解爐、SP余熱鍋爐、風機、除氧器、冷凝器與汽輪機發電機組;其中,三次風風管在水泥回轉窯窯頭罩與水泥預熱器的分解爐之間;水泥回轉窯窯頭罩與熟料冷卻機連通;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三次風風管的管路上設置有一帶有旁路風道的三次風余熱鍋爐,該三次風余熱鍋爐的工質入口端通過管路分別與所述AQC余熱鍋爐和所述SP余熱鍋爐連接,其工質出口端與所述汽輪發電機組連接。
上述的三次風余熱鍋爐的熱風入口端經所述三次風風管與所述窯頭罩連通,其熱風出口端經所述三次風風管與所述水泥預分解爐相接。
與上述三次風余熱鍋爐并聯且與該三次風余熱鍋爐兩側的三次風風管相接的旁路風道,其旁路風道上設有風道閥門。
上述的三次風余熱鍋爐內設置有三次風除塵器與過熱器,其中,三次風除塵器位于該三次風余熱鍋爐的熱風入口處,過熱器位于該三次風除塵器與所述三次風余熱鍋爐的出口之間的爐腔內。
上述的熟料冷卻機為篦式冷卻機,其內腔相對于該篦床的零壓點處固接一矩形隔斷,該隔斷左、右、上三邊與所述篦式冷卻機內腔固接,其下部懸空,所述隔斷的下邊緣與所述篦床上表面的距離位于所述篦式冷卻機內腔高度的1/3-2/3處;位于該隔斷至所述水泥回轉窯窯頭罩之間的一側壁上開設有一與所述AQC余熱鍋爐連通的抽風口。
上述的風機由機殼、內旋轉軸及設置于內旋轉軸上的葉片組成;葉片為多片同軸設置,多個葉片分別與所述內旋轉軸圓心之間設有小于90°的夾角,所述葉片外邊緣與其內旋轉軸外邊緣固接,兩側固接有擋風端板,所述葉片沿其寬度方向向上堆焊,堆焊厚度為3-10mm;所述機殼內壁進風口與出風口處分別設有擋風隔條,該擋風隔條沿環向堆焊,其堆焊厚度為3-10mm。
上述的AQC余熱鍋爐與所述SP余熱鍋爐的鍋爐本體底部分別設置有省煤器,所述省煤器兩端分別設置有進水、出水的集箱,中部設有過水箱;進水集箱與出水集箱相對的內側分別開設有多排水管,與進水集箱的多排水管并接一進水管,與出水集箱的多排水管并接一出水管;過水箱內安裝有多排規則彎曲盤旋的對流管,該對流管的兩端分別與所述進水集箱與所述出水集箱內設的多排水管對接。
上述的省煤器分別由自下而上重疊設置的低溫省煤器與高溫省煤器組成,所述低溫省煤器的進水管與所述冷凝器連通,其出口管與所述除氧器入口連通,該除氧器出口通過管路連通所述高溫省煤器的進水管,該進水管經高溫省煤器內多排水管連通的出水管與所述鍋爐本體上部設置的汽包下部的入口連通,該汽包下部出口通過管路與所述鍋爐內腔連通;所述鍋爐本體頂端設有出口,該出口經管路與所述汽包上側的入口相接,該汽包上側出口與所述三次風鍋爐連接。
上述的AQC余熱鍋爐與所述SP余熱鍋爐的鍋爐本體底部分別設置有省煤器,所述省煤器兩端分別設置有進水、出水的集箱,中部設有過水箱;進水集箱與出水集箱相對的內側分別開設有多排水管,與進水集箱的多排水管并接一進水管,與出水集箱的多排水管并接一出水管;過水箱內安裝有多排規則彎曲盤旋的對流管,該對流管的兩端分別與所述進水集箱與所述出水集箱內設的多排水管對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市琉璃河水泥有限公司,未經北京市琉璃河水泥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62017289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可適應不同盛炭量的便攜式燒烤爐
- 下一篇:橡膠應力控制式熱縮電纜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