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動力工具無效
| 申請號: | 200620169022.1 | 申請日: | 2006-1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0991884Y | 公開(公告)日: | 2007-12-19 |
| 發明(設計)人: | 陳成忠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寶時得電動工具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5F5/00 | 分類號: | B25F5/00;B25F5/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5006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動力 工具 | ||
1.一種動力工具,包括機殼(22),收容在所述機殼中的馬達(26),與工作頭(28)配接的輸出軸(30),至少一個可由馬達驅動旋轉的傳動件(40),以及設置在所述輸出軸上可在阻止所述輸出軸旋轉的鎖緊位置和容許所述輸出軸旋轉的松開位置之間運動的鎖緊裝置(60),其特征在于:所述傳動件與所述輸出軸活動配接,使得所述馬達在啟動時驅動所述鎖緊裝置從鎖緊位置運動到松開位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動力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鎖緊裝置沿所述輸出軸的軸向在所述鎖緊位置和所述松開位置之間運動。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動力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鎖緊裝置和所述機殼其中之一設置有第一軸向突起(68),另一個設置有第一軸向凹槽(24),所述鎖緊裝置軸向運動在鎖緊位置所述第一軸向突起與所述第一軸向凹槽配接,在松開位置所述第一軸向突起與所述第一軸向凹槽脫離。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動力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傳動件設置有第一配接面,所述鎖緊裝置設置有第二配接面可脫離地與第一配接面配接,所述傳動件旋轉使得所述第一配接面與所述第二配接面配接并驅動所述鎖緊裝置從鎖緊位置運動到松開位置。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動力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傳動件內腔設置有第一收容空間(44)收容至少部分所述鎖緊裝置,所述第一配接面為從第一收容空間周壁前端徑向向內延伸的至少一個第一徑向突起(48)的后端面,所述第二配接面為從所述鎖緊裝置外圓周徑向向外延伸的至少一個第二徑向突起(66)的前端面,當所述傳動件旋轉時,其第一配接面擠壓所述第二配接面使得所述鎖緊裝置軸向向第一收容空間內移動。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動力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配接面和所述的第二配接面至少其中之一為曲線面或楔形面或凸輪面。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動力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鎖緊裝置還設置有彈性元件(94),當所述第一配接面與所述第二配接面脫離時,所述彈性元件可驅動所述鎖緊裝置從松開位置運動到鎖緊位置。
8.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動力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動力工具包括與所述輸出軸單向旋轉配接的第一止動件(80),所述第一止動件設置有至少兩個止擋面,所述鎖緊裝置在鎖緊位置和松開位置分別與不同止擋面配接。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動力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止動件設置在所述機殼與所述鎖緊裝置之間,所述第一止動件設置有軸向向所述鎖緊裝置方向延伸的階梯狀的第二軸向突起(86),所述至少兩個止擋面為所述第二軸向突起上的不同階梯面,所述鎖緊裝置設置有至少部分收容所述第二軸向突起的第二凹槽(70),所述鎖緊裝置在鎖緊位置和松開位置時,所述第二凹槽的端面分別抵靠在所述第二軸向突起的不同止擋面上。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動力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槽為弧狀長槽,所述第二軸向突起可活動的收容在所述第二凹槽中。
11.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動力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止動件的旋轉方向與所述工作頭工作方向一致。
12.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動力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殼設置有帶多個沿所述第一止動件旋轉方向漸開凸輪面(25)的中心孔(23),所述第一止動件穿過中心孔通過帶多個滾珠(108)的離合器(104)與所述機殼連接,所述離合器的多個滾珠分別與所述中心孔上的多個凸輪面配接。
13.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動力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殼設置有中心孔,所述第一止動件穿過中心孔通過單向旋轉軸承與所述機殼連接。
1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動力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鎖緊裝置設置有扁方孔(64),所述輸出軸上設置有扁方部(38),所述鎖緊裝置通過扁方孔可軸向移動地套接在所述輸出軸的扁方部上。
1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動力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鎖緊裝置(160)沿所述輸出軸(120)的徑向在所述鎖緊位置和所述松開位置之間運動。
16.根據權利要求15所述的動力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鎖緊裝置(160)和所述機殼(130)其中之一設置有徑向突起(166),另一個設置有徑向凹槽(134),所述鎖緊裝置在鎖緊位置時所述徑向突起與所述徑向凹槽配接,在松開位置時所述徑向突起與所述徑向凹槽脫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寶時得電動工具有限公司,未經蘇州寶時得電動工具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620169022.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