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多音位固定山口式揚琴無效
| 申請號: | 200620167496.2 | 申請日: | 2006-12-1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0993868Y | 公開(公告)日: | 2007-12-19 |
| 發明(設計)人: | 李玲玲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玲玲 |
| 主分類號: | G10D1/00 | 分類號: | G10D1/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043***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多音 固定 山口 揚琴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一種揚琴。
背景技術
如圖1所示,目前市場上或使用中的楊琴的琴體的結構是在一面呈弧形的兩琴幫的兩端固定兩琴頭,在兩琴幫和兩琴頭及音梁上端面設薄木板形成琴面音板12,琴面音板下端的空間形成共鳴箱14。在琴面音板兩邊即兩琴頭板上端固設有琴弦柱6,兩琴弦柱之間拉設有琴弦3,每根琴弦與琴面音板之間還設有音碼,音碼從右到左共分為低音碼8、次中音碼9、中音碼10和高音碼11。在靠近琴面音板兩邊的兩琴頭板外側設有右滾板16和左滾板13,靠近兩琴頭處的左右滾板邊上設有左山口1和右山口7。通過低、次中、中和高音碼的不同音調的各琴弦一端均通過位于左滾板上的活動調音弦枕2再經過左山口1接在左側琴頭的各琴弦柱上,而只有高音碼上的各琴弦的另一端均通過位于右滾板上的活動調音弦枕再經過右山口7接在右側琴頭的各琴弦柱上,其余低、次中和中音碼的不同音調的各琴弦另一端則直接經過右山口或右山口上的過弦孔7及或經過右滾板過弦孔15接在右側琴頭的各琴弦柱上。楊琴的發音是通過用音錘敲擊琴弦使其產生振動,并將振動通過音碼導入琴面音板使共鳴箱產生共振,音錘敲擊琴弦發音段稱為有效弦長。顯然,高音碼上的琴弦的有效弦長為高音碼兩端至左右滾板上的活動調音弦枕段;而低、次中和中音碼的有效弦長為低、次中和中音碼左端至左滾板上的活動調音弦枕段,活動調音弦枕的作用是在左右滾板上移動以調音,通常只有靠近音碼處為最佳擊弦點。顯然,這種傳統結構的楊琴音板上必須密布音碼、橋碼和琴弦,而且音域固定,隨著演奏轉調的要求,楊琴還需增設半音區域,從而使琴面音板上的音碼、橋碼和琴弦過于致密,擊弦部過窄,易造成誤擊琴弦產生雜音,亦導致音域無序排列,操作繁索混亂。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設計一種多音位固定山口式揚琴,使其去掉左右滾板,以擴大琴面音板有效使用面積,使音域擴展分布加寬,以擴大擊弦部距離,防止誤擊,有減化結構和降低成本及便于演奏的優點。為此,本實用新型采用揚琴的左山口和右山口的下端直接固設于兩琴頭的上端,左山口和右山口之間為琴面音板,左山口和右山口的外端為設有各琴弦柱的左右琴頭。上述結構設計實現了本實用新型的目的。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去掉左右滾板,在保留傳統演奏音位的排列下,擴大琴面音板有效使用面積,使音域擴展分布加寬且有序,擴大擊弦部距離,增加了有效弦長,不會產生誤擊,調整活動調音弦枕的位置,減少了活動調音弦枕的用量,減化了琴體結構,降低了制琴成本,音更加優美純厚,有更便于演奏的優點。
附圖說明
圖1為傳統楊琴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至圖2所示,一種多音位固定山口式揚琴,由琴頭4、活動調音弦枕2、琴弦3和共鳴箱14所組成。揚琴的左山口1和右山口5的下端直接固設于兩琴頭的上端,左山口和右山口之間為琴面音板12,左山口和右山口的外端為設有各琴弦柱6的左琴頭17和右琴頭4。
所述的活動調音弦枕2設在琴面音板上。
本實用新型的去掉左右滾板,原左右滾板上的各活動調音弦枕可根據需設置在次中音碼9和低音碼8之間的琴面音板12上,或設置在高音碼11與左山口之間的琴面音板上,若需要也可在此位置上另設活動音碼18。顯然由于擴大琴面音板有效使用面積,使音域擴展分布有序,擴大擊弦部距離,增加了有效弦長,使低音碼上的擊弦點、次中音碼的擊弦點和中音碼的擊弦點拉開擴大,不會產生誤擊,減少了活動調音弦枕的用量,減化了琴體結構,降低了制琴成本,音更加優美純厚,有更便于演奏。其余結構如傳統結構,故不再累述。
高音碼上右側的有效弦長的音調可通過調整高音碼11和琴弦柱的位置調好后固定。其余低音碼、次中音碼和中音碼10的不同音調的各琴弦一端則直接經過右山口或右山口上的過弦孔7接在右側琴頭的各琴弦柱上。
總之,本實用新型去掉左右滾板,在保留傳統演奏音位的排列下,擴大琴面音板有效使用面積,使音域擴展分布加寬且有序,擴大擊弦部距離,增加了有效弦長,不會產生誤擊,調整活動調音弦枕的位置,減少了活動調音弦枕的用量,減化了琴體結構,降低了制琴成本,音更加優美純厚,有更便于演奏的優點,可推廣使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玲玲,未經李玲玲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620167496.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媒體數據編輯系統及方法
- 下一篇:一種基帶與射頻系統同步和時延補償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