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判角器無效
| 申請號: | 200620167464.2 | 申請日: | 2006-12-1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0993571Y | 公開(公告)日: | 2007-12-19 |
| 發明(設計)人: | 惠剛盈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林業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G01B5/24 | 分類號: | G01B5/2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凱特來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趙鎮勇 |
| 地址: | 100091***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判角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判斷角度范圍的裝置,尤其涉及一種判斷多株林木間夾角范圍的裝置。
背景技術
野外判斷林木分布格局的時候,常需要判斷單株樹木與其周圍相鄰最近的多株樹木構成的水平夾角,分析該樹木周圍多株最近相鄰木分布的均勻性,并以每株樹木與其多株最近相鄰木為最小結構單位,分析整個林分的林木分布格局。此時,一般不需要精確的測量林木間的水平夾角大小,而是需要判斷林木間的水平夾角處于哪一個角度范圍內,或者是大于還是小于某一個標準角度,然后用統計學的方法分析林木分布格局。
這就需要快速、方便、準確的判斷林木間的水平夾角所處的范圍,而目前的判斷方法中,肉眼判斷很不準確,普通的測量角度的儀器十分不便于測量林木間的水平角度,因此測量起來費工、費時,有時判斷也不準確。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判斷準確的判角器,該判角器尤其適用于判斷野外林木間夾角大小的范圍。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本實用新型的判角器,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兩邊分別連接有測角邊,兩條測角邊構成夾角。
所述夾角的大小為60°~120°。
所述夾角的大小為60°~90°。
所述夾角的大小為72°。
所述支架的下面連接有把手。
所述測角邊與支架活動連接,所述測角邊可相對支架前后移動一定的距離。
所述測角邊與支架連接的部位開有長方形槽;
相應的所述支架與測角邊連接的地方設有螺栓,所述螺栓通過長方形槽將測角邊固定在支架上。
由上述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可以看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判角器,由于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兩邊分別連接有測角邊,兩條測角邊構成需要的夾角。可以很方便的判斷林木間的夾角大小的范圍。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判斷準確,尤其適用于判斷野外林木間夾角大小的范圍。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判角器的平面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判角器的立面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判角器的應用狀態參考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的判角器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所示,包括支架1,支架1的兩邊分別連接有測角邊2,兩條測角邊2構成夾角。
所述夾角的大小最好為60°~120°,可以是60、72、81、90、99、120°等優選角度,較佳的角度范圍為60°~90°,其中最佳角度為72°。
如圖2所示,所述測角邊2與支架1活動連接,所述測角邊2可相對支架1前后移動一定的距離。具體是,測角邊2與支架1連接的部位開有長方形槽5;相應的支架1與測角邊2連接的地方設有螺栓3,所述螺栓3通過長方形槽5將測角邊2固定在支架1上。將螺栓3松開后就可以前后移動測角邊2,移動到需要的位置時再將螺栓緊固。使測角邊2固定在支架1上。
支架1的下面還連接有把手4。
如圖3所示,用于野外調查時輔助判斷參照樹與任意兩個最近相鄰木構成的水平夾角α是否小于72°,特別是肉眼難以確定水平夾角大小范圍時。此時使用的判角器的兩個測角邊之間的夾角為72°。可以根據需要選用不同角度的判角器。
具體使用方法是:調查員手持判角器,使判角器的一條邊與參照樹和一株最近相鄰木的水平連線重合,判斷由這條線與其他參照樹-相鄰木水平連線形成的夾角是否小于72°。
如圖3中相鄰木1-2與參照樹構成的α12小于72°,相鄰木2-4、3-4與參照樹構成的α24和α34也都小于72°,而相鄰木1-3與參照樹構成的α13則大于72°。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揭露的技術范圍內,可輕易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林業研究所,未經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林業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620167464.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