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陶瓷磨刀棒的改良結構無效
| 申請號: | 200620165906.X | 申請日: | 2006-12-0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0991859Y | 公開(公告)日: | 2007-12-19 |
| 發明(設計)人: | 沈政憲 | 申請(專利權)人: | 川長五金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4D15/08 | 分類號: | B24D15/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龍寰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孫皓晨 |
| 地址: | 中國***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陶瓷 磨刀 改良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陶瓷磨刀棒結構。
背景技術
傳統磨刀棒的使用率極高,尤其是市場內賣魚或賣肉的攤販,每天需利用刀具切魚切肉,所以刀具銳利與否會影響其工作的順暢性,而刀具使用率愈高,更會降低其銳利度,因此其手邊一般都準備有磨刀棒供隨時研磨,而早期磨刀棒1的構造如圖1所示,主要具有一手柄11,位于手柄11頂端固定有一磨刀桿12,所述的磨刀桿12主要是不銹鋼等金屬制品,雖然所述的磨刀桿12的硬度很高,但對于同樣為鋼制刀刃的刀具,經數次研磨的后,即會產生很明顯的凹痕,且因刀刃與磨刀桿12的硬度相當無法很確實的將刀具研磨銳利。而另一種較進步的磨刀棒2則如圖2所示,同樣具有一手柄21,上端是連結一陶瓷桿22,所述的陶瓷桿22較金屬磨刀桿12輕,但硬度則較磨刀桿12高,因此研磨效果更為理想,可將刀刃研磨的更銳利,能提升工作的順暢性與方便性,顯然已較早期的磨刀棒1進步實用。然其仍具有一極大缺失存在,一般磨刀棒都是置在手邊隨手可得之處,但常會因工作忙碌,隨手放置磨刀棒時,不小心滾落地面,若是早期金屬制的磨刀棒1,不管如何摔、撞都不會造成磨刀桿11的損壞,而陶瓷桿22即不同,因陶瓷桿22的硬度極高,所以極為易碎,若是直接碰撞到陶瓷桿22時,很可能像玻璃或瓷器一般產生碎裂。
本實用新型設計人是專門從事在磨刀棒與相關產品的制造與販賣工作,針對傳統磨刀棒使用上的不便與缺失,早極有改良的心,并憑借多年來的工作經驗,乃極力苦思改革的道,終于于數次的試驗、修正與改進后,首創出一種陶瓷磨刀棒的改良結構。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陶瓷磨刀棒的改良結構,利用撓性套可吸收大部分的撞沖力道,則陶瓷棒直接承受的撞擊力明顯較小,而不易產生破裂,進而延長其使用壽命。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陶瓷磨刀棒的改良結構,主要是由手柄與陶瓷棒所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柄的頂端是連結有一支撐桿,并在上、下端處設有撓性套,而陶瓷棒是中空,套設在支撐桿上,所述的撓性套抵緊在陶瓷棒中空的通孔內壁,一定位裝置將陶瓷棒與支撐桿固定成一體。
較佳的,上述技術方案還可以附加以下技術特征:
所述的支撐桿上下端的撓性套是整支的撓性套。
所述的支撐桿頂端是形成有一螺紋段。
所述的陶瓷棒套入支撐桿時,所述的螺紋段凸伸出陶瓷棒外,并套入墊片,再由螺帽螺固成一體。
一套頭螺閉在所述的陶瓷棒頂端的螺紋段上。
與現有技術相比較,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的本實用新型具有的優點在于:利用撓性套的設置,可有效的吸收大部份的撞擊力道,使陶瓷棒所承受的外力得以緩沖,不僅不會輕易使陶瓷棒碎裂,更能延長磨刀棒的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圖1所示是現有磨刀棒的正視圖;
圖2所示是另一現有磨刀棒的正視圖;
圖3所示是本實用新型的磨刀棒的立體分解圖;
圖4所示是本實用新型的磨刀棒的立體圖;
圖5所示是本實用新型的軸向局部剖視圖;
圖6所示是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實施例立體分解圖。
附圖標記說明:1、2-磨刀棒;11、21-手柄;12-磨刀桿;22-陶瓷桿;3-磨刀棒;31-手柄;33-支撐桿;331-螺紋段;34-撓性套;32-陶瓷棒;321-通孔;35-螺帽;36-套頭;37-墊片。
具體實施方式
首先,請參閱圖3所示,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分解圖,所述的磨刀棒3主要是由手柄31與陶瓷棒32所組成,位于手柄31頂端是連結有一支撐桿33,并在最上端形成一螺紋段331,且支撐桿33的上、下端分別設有一撓性套34;至于陶瓷棒32中央開有一通孔321,另設有墊片37、螺帽35與套頭36。組裝時請配合參閱圖4,是將陶瓷棒32由通孔321套入支撐桿33,所述的上、下端的撓性套34正好抵緊在陶瓷棒32的通孔321的上、下端內壁,并使螺紋段331凸伸在陶瓷棒32的通孔321外,然后套入墊片37,再將螺帽35螺入支撐桿33的螺紋段331,使陶瓷棒32與支撐桿33可以緊密固定,而為避免螺帽35與螺紋段331裸露在外,最頂端設有一套頭36,其是螺閉在螺紋段331上,使套頭36與陶瓷棒32成一體狀。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川長五金有限公司,未經川長五金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620165906.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潛水泵的葉輪改良構造
- 下一篇:用數據線與網絡連接的通訊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