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風動注油器無效
| 申請號: | 200620165885.1 | 申請日: | 2006-12-1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0996533Y | 公開(公告)日: | 2007-12-26 |
| 發明(設計)人: | 王志法;陳勇;李修忠;盧憲剛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志法 |
| 主分類號: | F16N7/30 | 分類號: | F16N7/30;F16N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慧泉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順榮 |
| 地址: | 271221山東省***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風動 注油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機械潤滑部位注油裝置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利用高壓風注油的風動注油器。
背景技術
常用機械設備的轉動部位都需要潤滑油潤滑,以減小轉動接觸件間的摩擦力,保證轉動的正常進行。轉動部件間加注潤滑油的工具為手動活塞式注油器,該注油器操作簡單,手工壓推即可實現普通機械轉動部位的注油作業。但對于大型設備和工作環境較為惡劣的礦井行業,手動注油器的注油動力小,注油量小,注油的效果差。不能保證注油質量符合部件潤滑標準,而且施工速度慢,
現有煤礦礦井大多已經實現了機械化采煤,綜采機械化采煤工作面的機械設備較多。采煤機、運輸機、乳化泵等設備的轉動部位都需要經常的潤滑,采用手動注油器無法滿足綜采機械化采煤的作業需要,經常出現轉動部位由于缺油損壞現象。如何利用礦井現有的條件進行快速高效的注油作業,成為影響綜采機械化采煤作業效率的因素。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注油壓力高、注油速度快的風動注油器,可以利用礦井現有的高壓風實現高質量、快速注油。
為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風動注油器,包括油箱和注油嘴,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上分別設置進油接口、出油接口和高壓風接口。
管狀油箱的兩端分別設置出油接口和高壓風接口,油箱壁上設置進油接口。
所述進油接口設置在靠近高壓風接口端的油箱壁上。
所述進油接口和高壓風接口均為快速接頭結構接口。
所述出油接口外套裝裝配管,裝配管上裝配注油嘴。
所述油箱上設置U型提握手柄。
該風動注油器利用礦井內現有的高壓風管線作為注油動力源,注油器的油箱為管狀,兩端焊接快速接口,一端為高壓風接口,另一端為出油接口。高壓風接口和進油接口都為快速接頭結構的接口,能夠與高壓風快速配接,進油接口也便于配接給油箱連續注油。出油接口也可以為快速接口,裝配管套裝在出油接口處,裝配管的另一端設置的裝配口,可以裝配各種規格形狀的注油嘴,以滿足對不同機械部件的注油需要。
注油作業時,潤滑油由進油接口注入到該風動注油器的油箱內,高壓風接口連接高壓風管線,用高壓截門調節高壓風壓力,將潤滑油從出油接口高壓推出,注油量的多少由進油接口的給油量控制。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該風動注油器能保證注油的均勻,注油深度大,注油速度快,比原有人工注油速度提高了10倍多,同時能夠保證設備各部位注油質量符合標準。減少了設備事故,延長了設備使用期,降低了操作人員的勞動強度。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闡述。
圖1是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的部分剖面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該風動注油器主要由油箱4、進油接口5、出油接口3和高壓風接口6組成,油箱4為管狀結構,用50mm鋼管制作,油箱上設置U型提握手柄7,其兩端分別焊接出油接口3和高壓風接口6,靠近高壓風接口6端的油箱壁上焊接進油接口5,進油接口5、出油接口3和高壓風接口6均為快速接頭結構接口。出油接口3外套裝管狀的裝配管2,裝配管2上可以裝配多種型號注油嘴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志法,未經王志法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62016588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