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組合框架式機身液壓預緊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0620165484.6 | 申請日: | 2006-12-1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0992468Y | 公開(公告)日: | 2007-12-19 |
| 發明(設計)人: | 李華榮;王永金 | 申請(專利權)人: | 合肥鍛壓機床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6F3/24 | 分類號: | B66F3/24 |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何梅生 |
| 地址: | 230022***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組合 框架 機身 液壓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液壓機械制造行業中機身為分體組合拉桿聯接形式的機身預緊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液壓機制造行業對于組合框架式機身預緊一般均采用加熱和液壓預緊兩種方式,前者須在拉桿一端部深鉆一長孔作為加熱部位,用蒸氣或電加熱管對其加熱至設計溫度值使拉桿在熱效應下延伸;后者則是將液壓預緊裝置直接旋裝于拉桿一端部輸入壓力油液在高壓下拉桿延伸,但此裝置受到拉桿直徑和螺紋規格限制。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是為避免上述現有技術所存在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組合框架式機身液壓預緊裝置,使不同直徑及螺紋規格的拉桿能共用一種同規格的液壓預緊裝置。
本實用新型由油缸和柱塞桿構成的液壓機構,油缸通過支撐塊直立于機身上橫梁上端面上,承托在機身上橫梁上端面上的預緊螺母與拉桿螺紋配合。
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特點是設置在柱塞桿中的拉桿孔為光孔,拉桿自為光孔的拉桿孔中伸出,在其伸出的桿端以螺紋配合設置壓緊螺母,壓緊螺母承托在柱塞桿的上端面上。
與已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體現在:
本實用新型針對在柱塞桿光孔直徑D以內的各種不同規格的拉桿及拉桿螺紋,只須配備一只與拉桿螺紋相配合的壓緊螺母即可,快捷簡便、互為通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液壓機構液壓原理示意圖。
圖中標號:1拉桿、2壓緊螺母、3壓板、4油缸、5上密封圈、6泄壓閥、7下密封圈、8柱塞桿、9支撐塊、10.壓機拉桿螺母、11機身上橫梁上端面、12拉桿孔、13高壓泵、14單向閥、15壓力表、16安全閥。
以下通過具體實施方式,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附圖1,由油缸4和柱塞桿8構成的液壓機構,油缸4通過支撐塊9直立于機身上橫梁上端面11上,承托在機身上橫梁上端面11上的預緊螺母10與拉桿1螺紋配合。
本實施例中,設置在柱塞桿8中的拉桿孔12為光孔,拉桿1自為光孔的拉桿孔12中伸出,在其伸出的桿端以螺紋配合設置壓緊螺母2,壓緊螺母2承托在柱塞桿8的上端面上。
液壓原理如圖2所示,高壓泵13輸出油液經單向閥14進入油缸4,推動柱塞桿8向上移動,同時由柱塞桿8帶動拉桿移動至無間隙時系統開始增壓,壓力表15顯示數值,當壓力數值達到設計調定值時,安全閥16開始溢流,預緊裝置保持在高壓狀態下,需要泄壓時泄壓閥6,高壓油經此流入油箱。
圖1所示結構形式的工作原理為:
預緊前先將壓板3撥開,當液壓系統來油經進油口進入油缸4,在上密封圈5和下密封圈7的作用下,油液無法外泄。隨著壓力漸漸升高,推動柱塞桿8向上移動,由于油缸4受支撐塊9的支撐,且支撐塊9是直接站立于機身上橫梁上端面11上,當柱塞桿8上升至壓緊螺母2后頂動拉桿1移動,直到液壓系統增壓到設計拉伸壓力值止。拉桿1在高壓拉力作用下各組合件的材料、加工累計誤差都發生拉伸和擠壓變形,使壓機拉桿螺母10與機身上橫梁上端面11之間出現間隙,此時旋緊壓機拉桿螺母10,預緊工作完成。打開泄壓閥6,油缸中的高壓油會經此流入回油箱。
針對柱塞桿光孔直徑D以內的不同規格以及不同螺紋的拉桿,只須配備一只與拉桿螺紋相配合的壓緊螺母便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合肥鍛壓機床有限公司,未經合肥鍛壓機床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620165484.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激光穿霧測距雷達
- 下一篇:一種信號線接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