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家用燃氣灶燃燒器無效
| 申請號: | 200620163929.7 | 申請日: | 2006-12-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034315Y | 公開(公告)日: | 2008-03-12 |
| 發明(設計)人: | 張兵;李永安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兵 |
| 主分類號: | F23D14/58 | 分類號: | F23D14/58;F23D14/06 |
| 代理公司: | 重慶市恒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寸南華 |
| 地址: | 401320重慶***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家用 燃氣灶 燃燒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到家用燃氣灶燃燒器制造方法及產品。
背景技術
燃燒器是家用燃氣灶的核心部件,直接影響著燃氣灶的燃氣利用率和熱能利用效率(熱效率),并且,還直接影響著一氧化碳等有害氣體的產生和排放。
目前,家用燃氣灶燃燒器通常為多孔結構,即可燃氣體通過管道輸送到燃燒器環形管道,在環形管道的上方有一多孔蓋板,氣體從多孔蓋板的通孔流出并燃燒。為了保證可燃氣體的充分燃燒,在可燃氣體流入的噴嘴附近有一個空氣流入進口(即風門),在可燃氣體流動所產生的負壓作用下,空氣被吸入可燃氣體流動管道并與可燃氣體混合后輸送進燃燒器燃燒。這種結構的燃燒器由于空氣補給的局限,使得可燃氣體不能夠充分燃燒。同時,由于多孔蓋板下的環形管道直徑較大(即可燃氣體從噴嘴噴出后流動的路徑較長),所以流速較慢,燃燒器燃燒緩慢,火苗較長,火焰溫度較低,熱效率較低(國家標準中臺式燃氣灶熱效率大于55%,嵌入式燃氣灶大于50%)。為了解決烹飪中煲湯、燉湯需要小火的問題,通常在環形管道燃燒器的中部設置一個較小的多孔燃燒器,其結構與前述環形管道上加多孔蓋板的方式基本相同,只是將環形管道改為圓形管道,多孔蓋板也為圓形蓋板。這種結構中心火焰的熱流量一般僅占燃燒器熱流量的10-20%。由于中心火焰較小,使得半球形烹飪鍋的底部加熱效果較差,常常是鍋的上部已經加熱甚至發紅,而底部溫度還不是很高。再有,由于多孔蓋板通孔(出火孔)的直徑較小(或橫截面較小),燃燒所產生的積炭或其他污垢還會阻塞通孔,造成可燃氣體不能通暢流動,使得火力降低,有害氣體(主要是一氧化碳)超標嚴重,熱效率進一步降低。
為解決上述問題,又出現一種“管式”燃燒器。所謂“管式”燃燒器采用直徑在10mm左右的金屬管作為導氣管并豎直安裝,在導氣管的頂部安裝有分火蓋,可燃氣體從導氣管流出后被分火蓋阻攔,使得可燃氣體從分火蓋與導氣管出口部組成的扁狀出氣口流出與周圍的空氣混合并燃燒。這種結構的燃燒器可燃氣體流出速度較快,導氣管周圍無任何遮攔且氣體流出方向平行于燃氣灶臺面,使得可燃氣體能夠與空氣較充分地混合,能夠保證可燃氣體較充分地燃燒,燃燒的火焰不直接向上沖,烹飪鍋加熱也較為均勻。然而,目前的“管式”燃燒器通常為相互獨立的多根“管”組成,管與管之間相互獨立,使得可燃氣體不易被點燃,同時,由于可燃氣體流速較快,可燃氣體與空氣混合的面積較小,離焰現象嚴重,導致一部分可燃氣體沒來得及燃燒就被氣流帶走,容易造成安全事故。特別是在需要小火的時候,由于受可燃氣體流量及壓力的影響,有的“管”能夠正常燃燒,有的“管”則可能出現間隙燃燒(俗稱“打炮”)、息火和回火的現象。此時,可燃氣體極易產生不完全燃燒或不燃燒,使得一氧化碳排量增加,增加安全隱患。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燃氣灶燃燒器,在氣體分配室上豎直安裝二根或二根以上的導氣管,氣體分配室內安裝有氣體分布擋板,在導氣管的上方安裝有聯成一體的分火器,在導氣管分布位置的幾何中心安裝有中心導氣管及分火蓋。
分火器由上、下兩塊薄板組成,上、下板之間有出氣間隔,上、下板的幾何中心有一個直徑較大的通孔(以下簡稱為中心通孔),上、下板通過一個厚度與出氣間隔相同且內徑與中心通孔相同并有一定壁厚的圓柱相連接。分火器下板上有與導氣管數量相同的通孔(以下簡稱為導氣管通孔),導氣管通孔的直徑與導氣管的外徑基本相同,分布的位置也與導氣管相同,使得分火器的下板剛好能夠放進導氣管并使下板的內表面與導氣管的管口形成一個平面。分火器下板的外邊緣較上板略大,分火器上、下板或下板邊緣向上傾斜。
在導氣管分布位置的幾何中心(也即中心通孔處),還有一支豎直安裝的中心導氣管,在中心導氣管的上方安裝有多孔狀的分火蓋,分火蓋上方的中心有漩流圓錐,可燃氣體流出的通孔呈徑向分布,通孔的軸線平行于導氣管的徑向并成放射狀分布,或者與導氣管的半徑向上呈0-60度的放射狀分布。
中心導氣管與其他導氣管的進氣管道相互獨立,并通過氣閥控制其各自的流量。
在導氣管內壁上有螺紋狀漩流線,漩流線可以分布在整根導氣管內壁,也可僅分布在導氣管出氣口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兵,未經張兵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620163929.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