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感應爆炸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0620162041.1 | 申請日: | 2006-11-2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0986419Y | 公開(公告)日: | 2007-12-05 | 
| 發明(設計)人: | 劉燦陽 | 申請(專利權)人: | 劉燦陽 | 
| 主分類號: | F42C13/02 | 分類號: | F42C13/02 | 
| 代理公司: | 泰安市泰昌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姚德昌 | 
| 地址: | 271000山東省泰安市***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感應 爆炸 裝置 | ||
一、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感應裝置,尤其是一種感應爆炸裝置。
二、背景技術
現有的感應爆炸裝置都是在感應電路上有一定的要求;通過感應信號啟動交流電壓的變壓裝置,產生輸出電壓;不能產生瞬間的高壓,而引起爆炸裝置的爆炸,因此引爆率低。
三、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感應爆炸裝置;其結構簡單,體積小重量輕,可使用普通直流電池做為電源,引爆率高。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是:包含有電源、感應裝置、放大電路、瞬間高壓發生電路、爆炸裝置;所述的電源與所述的感應裝置、所述的放大電路、所述的瞬間高壓發生電路連接,所述的感應裝置與所述的放大電路連接,所述的放大電路與所述的瞬間高壓發生電路連接,所述的瞬間高壓發生電路與所述的爆炸裝置連接。
本實用新型設計了電源,所述的電源可為電壓最低為3V的直流電源D。
本實用新型設計了感應裝置,所述的感應裝置可為菲涅爾透鏡AT包含有晶體P、場效管K、電阻R21、電阻R22。
本實用新型設計了放大電路,所述的放大電路包含有運算放大器A1、運算放大器A2、脈沖發生器Y、電阻R1、電阻R2、電阻R3、電阻R4、電阻R5、電阻R6、電阻R15、電阻R13、電阻R7、電阻R8、電容C1、電容C2、電容C3、電容C4、電容C5、電容C6、電容C9、電容C10、電容C11、三極管VT1、三極管VT2、三極管VT3、二極管VD4、分壓器RP。
本實用新型設計了瞬間高壓發生電路,所述的瞬間高壓發生電路包含有光藕合器VD5、三極管VT9、三極管VT5、三極管VT6、繼電器K、電阻R9、電阻R10、電阻R11、電阻R12、電阻R14、電容C16、電容C17、二極管VD3、二極管VD2、二極管VD1、變壓器T。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在運算放大器A2設定一個參考電壓,當目標發出的紅外線被感應裝置AT接受產生信號輸出,在經過三極管VT1、運算放大器A1和運算放大器A2放大,與設定的參考電壓比較,運算放大器A2輸出高位電壓,使三極管VT2導通,繼電器K吸合,接通變壓器T,變壓器T輸出瞬間高壓,產生火花從而引爆爆炸裝置。
四、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電路方框圖:
圖2為感應裝置電路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電路示意圖。
五、具體實施方式
附圖為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包含有電源1、感應裝置2、放大電路3、瞬間高壓發生電路4、爆炸裝置5;電源1與感應裝置2、放大電路3、瞬間高壓發生電路4連接,感應裝置2與放大電路3連接,放大電路3與瞬間高壓發生電路4連接,瞬間高壓發生電路4與爆炸裝置5連接。
本實施例設計了電源1,電源1可為電壓為3V的直流電源D。
本實施例設計了感應裝置2,感應裝置2可為菲涅爾透鏡AT包含有晶體P、場效管K、電阻R21、電阻R22,菲涅爾透鏡AT設置有接口D、S、E。
本實施例設計了放大電路3,放大電路3包含有運算放大器A1、運算放大器A2、脈沖發生器Y、電阻R1、電阻R2、電阻R3、電阻R4、電阻R5、電阻R6、電阻R15、電阻R13、電阻R7、電阻R8、電容C1、電容C2、電容C3、電容C4、電容C5、電容C6、電容C9、電容C10、電容C11、三極管VT1、三極管VT2、三極管VT3、二極管VD4、分壓器RP;運算放大器A1設置有接口2、3、4、7、6,運算放大器A2設置有接口2、3、4、7、6,脈沖發生器Y設置有接口2、1、5、3、8、4、7、6。本實施例的運算放大器A1型號為μA741,本實施例的運算放大器A2型號為μA741,本實施例的脈沖發生器Y型號為555。
本實施例設計了瞬間高壓發生電路4,瞬間高壓發生電路4包含有光藕合器VD5、三極管VT9、三極管VT5、三極管VT6、繼電器K、電阻R9、電阻R10、電阻R11、電阻R12、電阻R14、電容C16、電容C17、二極管VD3、二極管VD2、二極管VD1、變壓器T。光藕合器VD5設置有接口1、2、3、4。本實施例的光藕合器VD5型號為GD-1-400/600,本實施例的變壓器T型號為1000V。
P的一端與K的柵極連接,P的另一端、K的柵極通過R21、K的原極通過R22連接一起后為AT的接口E,K的原極為AT的接口S,K的漏極為AT的接口D。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劉燦陽,未經劉燦陽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620162041.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