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剎車鼓夾具無效
| 申請號: | 200620161756.5 | 申請日: | 2006-12-0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0977560Y | 公開(公告)日: | 2007-11-21 |
| 發明(設計)人: | 孫延敏;楊建剛;戰海江 | 申請(專利權)人: | 萊州三力汽車配件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B31/02 | 分類號: | B23B31/02;B23B31/1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6143***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剎車 夾具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夾具,具體地講,是一種剎車鼓夾具。適用于部分剎車鼓產品剎孔車削加工中的夾緊。
技術背景
在加工剎車鼓時的具體操作程序是:用專用模具進行剎孔的車削;為了保證剎孔與定位面的全跳動,采取的工藝是數控機床加工時后轂斷面和剎孔留有加工余量;制作車削后轂端面的專用模具對其進行加工,以保證后轂斷面與定位面平行度≤0.04mm;以剎車鼓的后轂斷面為定位加工剎孔,以保證剎孔與定位面的全跳動。因為工件的后轂端面面積較大并且底薄,在加工過程中會產生熱變形,且變形較大,現有模具很難保證后轂端面與定位面的平行度,每次加工的產品一次合格率較低。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新穎結構的剎車鼓夾具,其夾持工件的后轂,并靠近后轂端面一側,夾持部分不超過產品的底厚,解決剎孔橢圓的問題,提高產品的一次合格率。
本實用新型解決所述技術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剎車鼓夾具,包括卡爪,其特征是:在卡爪上安裝有活塊,在活塊的夾緊位置安裝六個頂尖。
在卡爪面向工件的側面固定有定位件。
本實用新型產生的積極效果是:實現了工件的一次裝夾,節約了生產工時;解決了剎孔橢圓的問題;產品的剎孔、定位面、定位孔的一次加工完成,避免了剎車鼓的全跳動超差,提高了成品率。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顯示卡爪和活塊形狀結構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2所示,將活塊2裝置在卡盤的卡爪1上,將頂尖3裝在活塊2上,用頂尖3將工件5卡緊,并緊靠在定位件4外端。這樣會將工件5牢固的裝在卡爪1上,并且工件5的受力部分在靠近工件底面的一端,這樣就避免了在加工工件剎孔時的變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萊州三力汽車配件有限公司,未經萊州三力汽車配件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620161756.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