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側鉚連體加強型后尾梁無效
| 申請號: | 200620161188.9 | 申請日: | 2006-12-1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0977944Y | 公開(公告)日: | 2007-11-21 |
| 發明(設計)人: | 董曉東;隋磊;趙志剛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重型汽車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2D21/00 | 分類號: | B62D21/00 |
| 代理公司: | 濟南圣達專利商標事務所 | 代理人: | 李健康 |
| 地址: | 250002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連體 加強型 后尾梁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尾梁,具體的說是一種側鉚連體加強型后尾梁。
背景技術
目前單橋自卸車車架與后簧后支架連接處受力非常大,由于普通尾梁連接方式為和車架上翼面用螺栓連接,車架側面沒有采用側鉚方式,故車架縱梁側面普通的8+5縱梁厚度,明顯強度不足。即使采用普通的側鉚尾梁,但由于整車后懸的限制,普通側鉚尾梁很難將后懸架主、副簧支架都覆蓋到。整車一旦在某些環境惡劣地區工作,如:山區工地,由于路況惡劣,地面不平,或急彎比較多的路面,如果用戶載重比較大,車架受扭轉和拉力都非常大,造成應力集中和疲勞損壞,容易使后簧后支架與車架連接處撕裂,給整車安全造成了極大影響。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可以布置在單后橋自卸車上對車架起保護作用,防止車架與后簧后支架連接處撕裂的新型側鉚連體式加強型尾梁。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該裝置主要由左連接板、右連接板、尾梁I、尾梁II組成,尾梁I和尾梁II兩端通過左、右連接板連接。
所述的尾梁I和尾梁II與左、右連接板是通過鉚釘鉚接為一個整體。
所述的左、右連接板呈90度L型板,在L型板的另一平面設有若干孔。
對于非獨立懸掛的單橋重型卡車而言,懸掛一般為鋼板彈簧結構。鋼板彈簧通過板簧支座與車架連接,車橋通過螺栓固定在板簧上,而車橋承載著整個整車的重力,是力的載體。車橋將來自地面的反作用力(大小為整車的自重)通過板簧傳遞至板簧支座,板簧支座則進一步通過與車架連接的固定螺栓將力傳遞給車架。在整個力的傳遞過程中,車架上與板簧支座的連接部分受力最大。此部分區域在正常狀態下只承受縱向的拉力,但自卸車經常在惡劣的工礦下運行,還會承受扭轉時的橫梁拉力和突然的沖擊載荷。本實用新型是上、下尾梁對稱地安裝在車架上,具體的說是由連接板的孔與車架上對應孔通過通過螺栓連接或通過鉚釘鉚接安裝在車架上,尾梁I和尾梁II集中在一起,形成一個連體式的后尾梁。這種雙尾梁一體化設計,把原來各橫梁各自承載受力的情況,變為共同作用,一起承載受力,因此這種結構更結實,強度和剛度都有了質的提高。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俯視圖。
其中,1、左連接板,2、右連接板,3、尾梁I,4、尾梁II。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結構如圖所示,該裝置主要由左連接板1、右連接板2、尾梁3、尾梁4組成,尾梁3和尾梁4兩端通過左、右連接板1、2連接。尾梁3和尾梁4與左、右連接板1、2是通過鉚釘鉚接為一個整體。左、右連接板1、2呈90度L型板,在L型板的另一平面設有孔。本實用新型是上、下對稱地通過連接板的孔安裝在車架上,尾梁3和尾梁4集中在一起,形成一個連體式的后尾梁。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重型汽車集團有限公司,未經中國重型汽車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620161188.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燈具用光源變向投射裝置
- 下一篇:單向自鉚型汽車牌照防盜緊固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