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雙工位線叉轉位裝置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0620160943.1 | 申請日: | 2006-11-2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0976308Y | 公開(公告)日: | 2007-11-14 |
| 發(fā)明(設計)人: | 王偉修;成學虎;姜煥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偉修 |
| 主分類號: | H01F41/06 | 分類號: | H01F41/06;B65H54/00;B65H79/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65705山東省龍口***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雙工 位線叉轉位 裝置 | ||
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屬電工機械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立式繞線機雙工位線叉轉位裝置。
背景技術:現有線叉變位采用單工位拉入式結構,繞線與裝卸線叉不能同步進行,工作效率低下。
發(fā)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線叉裝卸與繞線同步進行,工效高、勞動強度低雙工位線叉轉位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一種雙工位線叉轉位裝置,其特征是在機體面板上設軸承座、軸承、轉臺軸支撐連接轉臺,轉臺軸下側設齒輪;面板底面設支架固定擺動馬達,擺動馬達軸上端與齒輪內孔固連;齒輪與齒輪嚙合;轉臺兩側對稱設有線叉固定座安裝線叉,在面板一側與線叉固定座對應位置上設線叉自轉機構和定位插銷機構。
其中,所述自轉機構是由面板底面上設導向柱支撐連接升降氣缸和位于導向柱上的滑座組成;滑座與升降氣缸的活塞桿固接,滑座上還設軸承座支撐齒輪軸;齒輪軸上端的齒輪與線叉座上的分度齒輪嚙合,下端平鍵連接齒輪與伺服電機軸上的齒輪嚙合,伺服電機固聯于滑座上;所述定位插銷機構是由滑座上的定位銷、面板上的導向套和轉臺上的定位套組成;定位銷由導向套穿過,與定位套配合。
由于采取上述技術方案,采用雙工位線叉轉位裝置,轉臺公轉采用氣動馬達轉位,線叉自轉采用氣缸升降,伺服電機驅動,具有可自動完成線叉自轉、公轉,使繞線與線叉裝卸同步進行,提高設備自動化程度,降低工人勞動強度,提高工效。
附圖說明: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詳細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A向局部放大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參考圖1、圖2。一種雙工位線叉轉位裝置,在機體面板8上設軸承座9、軸承、轉臺軸6支撐連接轉臺4,轉臺軸下側設齒輪11;面板8底面設支架固定擺動馬達15,擺動馬達15軸上端與齒輪12內孔固連;齒輪12與齒輪11嚙合;轉臺4兩側對稱設有線叉固定座2安裝線叉1,在面板8一側與線叉固定座2對應位置上設線叉1自轉機構和定位插銷機構。其中,所述自轉機構是由面板8底面上設導向柱21支撐連接升降氣缸19和位于導向柱21上的滑座14組成;滑座14與升降氣缸19的活塞桿固接,滑座上還設軸承座支撐齒輪軸7;齒輪軸7上端的齒輪與線叉座上的分度齒輪5嚙合,下端平鍵連接齒輪16與伺服電機18軸上的齒輪17嚙合,伺服電機18固聯于滑座14上;所述定位插銷機構是由滑座上的定位銷10、面板上的導向套13和轉臺4上的定位套3組成;定位銷10由導向套13穿過,與定位套配合。
工作原理:氣缸19降,定位銷9拔銷,擺動馬達15驅動齒輪12、齒輪11、轉臺軸6、轉臺4旋轉,完成線叉1公轉,公轉到位后,氣缸19升,定位銷9插銷,齒輪軸7與齒輪5接合,伺服電機18驅動齒輪17、齒輪16、齒輪軸7、齒輪5旋轉,線叉固定座2連接于齒輪5上端面,線叉1固定于線叉固定座2上,完成線叉自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偉修,未經王偉修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62016094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集中控制的多媒體教學系統(tǒng)
- 下一篇:皮帶輪離合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