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液晶面板背光裝置的反饋與保護電路無效
| 申請號: | 200620160553.4 | 申請日: | 2006-11-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035270Y | 公開(公告)日: | 2008-03-12 |
| 發明(設計)人: | 徐達經;楊惠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尼克森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F1/133 | 分類號: | G02F1/133;G09G3/3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章社杲 |
| 地址: | 中國臺***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液晶面板 背光 裝置 反饋 保護 電路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液晶面板背光裝置的反饋與保護電路,特別是涉及可將電路進行集成電路化設計,以簡化傳統的以各個組件組成的反饋與保護電路,減少電路組件布局所占的面積并降低整體成本的液晶面板背光裝置的反饋與保護電路。
背景技術
液晶面板背光裝置使用高頻交流正弦波電源來供應冷陰極熒光燈管(CCFL)發光的能量,因此使用將直流轉換為交流的換流電路來達到能量轉換的目的。現有的交換式換流器(DC/ACInverter)由于成本的考慮都使用一個交換式換流器專用的脈寬調制控制器(PWM?Controller)來控制整個換流電路,提供全部冷陰極熒光燈管發光,從而產生足夠的光源。但是一個脈寬調制控制器只有一個電壓反饋輸入端、一個電流反饋輸入端與一個異常狀態保護控制輸入端,液晶面板背光裝置必須能夠整合每一冷陰極熒光燈管的電壓與電流輸入信號,再向脈寬調制控制器的輸入端輸出單一的電壓反饋信息與電流反饋信號,另一方面,也必須檢測是否有任一冷陰極熒光燈管發生短路(人體觸碰)或開路(未點亮)的異常情形,以將異常狀態保護信號輸出至脈寬調制控制器,關閉背光裝置的所有輸出,以保護換流電路不會因異常持續而損壞電路組件或造成人體觸電的危險。目前現有的方式都是用各個組件組成該反饋與保護電路,電路的組成組件眾多且復雜,圖1為現有液晶面板背光裝置的反饋與保護電路的電路方塊圖。請參照圖1,輸入端子CN11的各接腳分別連接至輸入電壓端、參考地端、致能信號與調光信號,其中交換式開關控制電路1包含多個功率晶體管(圖中未示出)和脈寬調制控制器2,脈寬調制控制器2的輸出端輸出多個控制脈波,以驅動各種不同的開關拓樸使功率晶體管(圖中未示出)導通,從而使得輸入電壓端可以從變壓器T1~T4的一次側線圈轉換到二次側線圈,以便傳送能量。二次側線圈的漏感與各串聯電容發生諧振現象而產生正弦波電壓,其輸出到各冷陰極熒光燈管的兩側,使得燈管發光以供應背光裝置的光源。其中變壓器T1二次側線圈的漏感與電容C11、C12串聯產生諧振,變壓器T2二次側線圈的漏感與電容C21、C22串聯產生諧振,變壓器T3二次側線圈的漏感與電容C31、C32串聯產生諧振,變壓器T4二次側線圈的漏感與電容C41、C42串聯產生諧振,輸出端子CN1~CN4兩端分別連接至冷陰極熒光燈管,以分別接收諧振產生的交流正弦波電源。電容C12、C22、C32、C42的作用是將各高壓輸出分壓后經過二極管D11、D21、D31、D41而獲取電壓最大值,其經電阻R3、R2分壓后輸入脈寬調制控制器2的電壓反饋輸入端。二極管D12、D22、D32、D42的作用是將電容C12、C22、C32、C42的負向電壓箝位到二極管順向壓降至大約負0.7V左右。二極管D15、D25、D35、D45獲取電容C12、C22、C32、C42的端電壓后,經過電阻R14與R15、R24與R25、R34與R35、R44與R45分別分壓并經過電容C13、C23、C33、C43濾波后,在獲取足夠的正常工作時間的情形下讓晶體管Q11、Q21、Q31、Q41導通。當任一燈管發生短路時,則讓晶體管Q11、Q21、Q31、Q41無法導通到參考地端,電源電壓VCC立刻經電阻R5充電至電容C3。當電容C3充電達到晶體管Q1的工作電壓時,使晶體管Q1導通,而將脈寬調制控制器2的電流反饋輸入端拉至低電位,使得脈寬調制控制器2停止輸出,因而關閉背光裝置的所有輸出,電阻R33用于釋放電容C3的能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尼克森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尼克森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620160553.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多軸向工具磨床控制器人機介面
- 下一篇:一種用于治療眼病的診斷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