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具金屬電鑄層的有機植物無效
| 申請號: | 200620159946.3 | 申請日: | 2006-11-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0974870Y | 公開(公告)日: | 2007-11-14 |
| 發明(設計)人: | 鄭鈞介 | 申請(專利權)人: | 鄭鈞介 |
| 主分類號: | C25D5/54 | 分類號: | C25D5/54;C25D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紀凱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魯兵 |
| 地址: | 中國臺灣豐***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金屬 電鑄 有機 植物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具金屬電鑄層的有機植物,特別是利用在植物表面涂附一導電薄膜層的設計,使其得在植物表面以電解作用沉積金屬電鑄層,可形成表面防護作用,據以特能維持植物的型態外,更可清晰呈現植物的自然紋路,成為一種特殊的裝飾品。
背景技術
按,一般花、草、樹木等有機植物,受限于環境因素的影響,在被摘取擺置一段時間后,即會因水份流失而逐漸枯萎凋謝,影響其外觀美感。
而為了保持花、草等植物的自然型態,乃有業者將此類植物制成干燥花,以使其擺置上無時間的限制,并可呈現植物的自然型態與紋路,然因此類干燥花在制造上,并無法維持植物原有色澤及生命力,且利用植物所含的水分自然蒸發來達成干燥的目的,是以很難維持植物生氣盎然的型態,給人的感覺常是憔悴而毫無生氣的視覺觀感,自然無法呈現植物的應有的生命型態,難以取代新鮮植物的擺飾價值。
而為了呈現植物的美觀與生命力,亦有業者采人造花制造擬真的植物型態,雖可制作到惟妙惟肖的地步,但在其整體上卻過于人工化,缺乏自然植物特有的型態與紋路差異,令人可以輕易辨識出其為仿造,自亦難取代新鮮花材。
亦即以新鮮的植物而言,其每一朵花、每一株草,均有其特有的型態與自然紋路,此乃一般人造技術所不能模擬仿造的,是以如何使植物的自然型態與紋路得以長久保存,突破其自然枯萎凋謝的限制,甚至成為一種超越新鮮花材的高級擺置裝飾品,乃成為本實用新型致力研發的目標。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種具金屬電鑄層的有機植物,其于植物表面以電解作用沉積金屬電鑄層,不但可提升植物的價值感,更得以行成保護膜,使植物得以保有原有型態而不枯萎,據以形成一種特殊的裝飾品。
本實用新型的次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經由金屬電鑄層所形成的表面隔離防護,不但可呈現金屬的光澤與價值感,更可以展現其特有的生命型態與紋路,突破人工制品過于制式化的視覺效果者的有機植物。
可達成上述實用新型目的的具金屬電鑄層的有機植物,主要是將有機植物表面先經過特殊的活化及敏化處理后,再于其表面涂附一層硝酸銀與還原液構成的導電薄膜層,最后將有機植物置入電鑄槽內進行電鑄作業,利用電流將金屬(鎳或金)沉積于有機植物的表面,據以在有機植物表面形成一金屬電鑄層,利用該金屬電鑄層作為有機植物與外界環境的隔離保護,一方面可避免有機植物枯萎,使其自然型態得以獲得保存維持,更使其自然紋路得以清晰呈現,據以構成其特殊的視覺效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結構外觀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另一較佳實施例圖;以及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再一較佳實施例圖。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閱圖1的結構外觀示意圖、圖2的結構示意圖及圖3與圖4的實施例圖,如圖所示,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具金屬電鑄層的有機植物,主要是以花、草、樹木等有機植物為基材10,將該等基材10表面先行施予特殊的活化及敏化處理后,再于其表面涂附一層硝酸銀與還原液構成的導電薄膜層20,使該導電薄膜層20均勻涂布于基材10,并與外界接觸的全表面,藉以確保后續作業的品質;
該基材10表面涂布形成導電薄膜層20的目的,主要是為了能順利將金屬電鑄層30以電解作用沉積附著于基材10表面,因該基材10為有機植物,其本身并不具有導電效果,是以本實用新型利用裝有硝酸銀銀液與還原液的容器,將其設置于高處,并再以壓縮機與雙頭槍將前述二種液體混合,同時噴灑涂布在有機植物的基材10表面上,也就是將基材10表面進行銀鏡反應,銀離子被還原沉積在基材10表面形成一層具有導電效果的鏡面銀導電薄膜層20,如此一來,當將基材10置入電鑄槽進行電鑄作業時,將可順利地于基材10表面鍍上一層金屬電鑄層30,據以構成本實用新型具有金屬電鑄層的有機植物結構,且本實用新型的電鑄作業是運用電鑄成型技術把有機植物包覆,而電鑄與電鍍作業是采用相同原理,但電鑄厚度比電鍍厚度要來的多,再來電鍍于作業前,需先除油與除銹等前處理工作,故會造成環境的污染,而電鑄作業僅需賦予基材10一層金屬電鑄層30,不會造成環境的污染的一種作業,更能確保基材10表面沉積金屬電鑄層30時,能不造成環境污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鄭鈞介,未經鄭鈞介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620159946.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