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熱帶菱鎂大棚架無效
| 申請號: | 200620159140.4 | 申請日: | 2006-11-1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042148Y | 公開(公告)日: | 2008-04-02 |
| 發明(設計)人: | 姚偉義;陳安心 | 申請(專利權)人: | 姚偉義;陳安心 |
| 主分類號: | A01G9/14 | 分類號: | A01G9/14 |
| 代理公司: | ??谙柘鑼@聞沼邢薰?/td> | 代理人: | 容振全 |
| 地址: | 570000海南省*** | 國省代碼: | 海南;6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熱帶 菱鎂大 棚架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熱帶地區冬季高立架無土栽培用的拱門大棚架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亞熱帶以北地區用于立架(棚高在2.5米以下)無土栽培的各種類型大棚兩側的彎曲度較小,兩側較低,具有良好的密閉性,使棚內環境與外界環境相隔離,能在冬季惡劣的自然環境中在大棚內營造出適合作物生長的人工環境。但由于棚內環境與外界相隔離,空氣流通不暢,在作物生長期間需要不斷進行人工升溫、補光、調節濕度、補充二氧化碳等操作,以滿足作物生長的要求,但過程成本高。
熱帶地區冬季歷年平均溫度低溫在攝氏13度左右,高溫在攝氏24度左右,自然條件不能滿足厚皮甜瓜的生長需要,如果建立密閉性的大棚,白天棚內溫度將會急劇升高到攝氏40度以上,作物無法生長。所以亞熱帶以北地區的冬暖棚、冷棚等各種類型的大棚都無法在熱帶地區推廣使用,況且厚皮甜瓜的畝產都在5000kg以上,大棚支架必須具有相應的承重功能。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拱門桿及適用于熱帶地區的菱鎂大棚架。
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設計方案是:由菱鎂材料制作一種拱門狀的拱門桿,拱門桿由彎弧拱頂部分和兩側的高腳直桿部分組成,拱門桿的弧頂部分可以使雨水流向兩側及承重,高腳直桿部分可以保持大棚架內部環境相通,維持大棚架內部環境的一致性,拱門桿的高腳直桿的端點間距410-500cm,高腳直桿的垂直高度為180-240cm,高腳直桿與水平線的內傾銳角為75-90°,彎弧拱頂的拱高為39-95cm。
由上述拱門桿間距組成縱橫行,拱門桿之間用連接桿固定連接,形成一個穩定牢固的拱門桿框架整體;在距地面一定高度于每橫行的拱門桿上設置鋼絞線,并在拱門桿彎弧與鋼絞線之間均勻設置柔性鋼線,形成大棚架的承重區;每縱行間的拱門桿的兩側設置卡槽,卡槽位置比橫向連接桿的位置稍高,在卡槽的下方設有引水槽,引水槽既能將雨水排出棚外,又能將雨水引入棚內,可以方便地調節棚內的濕度;在每縱行的拱門桿的圓弧頂用塑料薄膜覆蓋,形成保溫防雨區;每橫行間的相鄰卡槽間設置防蟲網,防蟲網的橫向長度比拱門桿的橫向間距大,使防蟲網可以下墜貼在引水槽上,此處的防蟲網既可以防蟲,又可以將從圓弧頂流下的雨水引入引水槽,同時起到通風透氣作用;在拱門桿框架整體的四周圍的高腳直桿部位設置防蟲網與塑料薄膜雙重覆蓋層,防蟲網在外,塑料薄膜在內,防蟲網固定安裝,塑料薄膜活動安裝,形成通風變溫區,當需要升溫時,將塑料薄膜放至地表,除上部大棚之間永久通風區域外,大棚整體全部在塑料薄膜覆蓋之下,升溫迅速,當需要通風降溫時,卷起大棚側面地面至卡槽處的塑料薄膜,使整體大棚利用自然空氣流動通風降溫,可以方便地調節大棚內晝夜溫差,實現作物生長最有利的溫差環境,此時防蟲網可以防止各種蟲害侵入棚內。
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熱帶菱鎂大棚架結構簡單,制作成本低,采用拱門桿相互固定連接形成百畝相連互通的棚內環境與自然環境既相互隔離又互通相連,使大棚自身具有良好的保溫、升溫、通風、防雨、透水、防蟲和承載功能,方便地調節棚內溫度、濕度、溫差、通風、栽培高度等參數,在大棚內營造出優于天然的自然環境,完全滿足熱帶地區冬季高立架無土栽培作物生長對大棚內環境的要求。
附圖說明
圖1是拱門桿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熱帶菱鎂大棚架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熱帶菱鎂大棚架的橫截面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在圖1所示結構中,由菱鎂材料制作的拱門狀的拱門桿1,拱門桿由彎弧拱頂11和兩側的高腳直桿12組成,拱門桿的彎弧拱頂11可以使雨水流向兩側及承重,高腳直桿12可以保持大棚架內部環境相通,維持大棚架內部環境的一致性,拱門桿的高腳直桿的端點間距410-500cm,高腳直桿的垂直高度為180-240cm,高腳直桿與水平線的內傾銳角為75-90°,彎弧拱頂的拱高為39-95cm。
由上述拱門桿間距組成縱橫行,拱門桿1之間用連接桿2固定連接,形成一個穩定牢固的拱門桿框架整體;在距地面一定高度于每橫行的拱門桿上設置鋼絞線6,并在拱門桿彎弧與鋼絞線之間均勻設置柔性鋼線7,形成大棚架的承重區;每縱行間的拱門桿的兩側設置卡槽3,卡槽位置比橫向連接桿的位置稍高,在卡槽的下方設有引水槽4,引水槽4既能將雨水排出棚外,又能將雨水引入棚內,可以方便地調節棚內的濕度;在每縱行的拱門桿的彎弧拱頂11用塑料薄膜覆蓋,形成保溫防雨區;每橫行間的相鄰卡槽間設置防蟲網,防蟲網的橫向長度比拱門桿的橫向間距大,使防蟲網可以下墜貼在引水槽上,此處的防蟲網既可以防蟲,又可以將從圓弧頂流下的雨水引入引水槽,同時起到通風透氣作用;在拱門桿框架整體的四周圍的高腳直桿12設置防蟲網5與塑料薄膜雙重覆蓋層,防蟲網5在外,塑料薄膜在內,防蟲網固定安裝,塑料薄膜活動安裝,形成通風變溫區,當需要升溫時,將塑料薄膜放至地表,除上部大棚之間永久通風區域外,大棚整體全部在塑料薄膜覆蓋之下,升溫迅速,當需要通風降溫時,卷起大棚側面地面至卡槽處的塑料薄膜,使整體大棚利用自然空氣流動通風降溫,可以方便地調節大棚內晝夜溫差,實現作物生長最有利的溫差環境,此時防蟲網可以防止各種蟲害侵入棚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姚偉義;陳安心,未經姚偉義;陳安心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620159140.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改進的便攜式可拆卸滑板及其運載系統
- 下一篇:具有雙球頭的拳擊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