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可微調式壓力開關無效
| 申請號: | 200620158673.0 | 申請日: | 2006-12-0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041785Y | 公開(公告)日: | 2008-03-26 |
| 發明(設計)人: | 李素云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素云 |
| 主分類號: | H01H35/24 | 分類號: | H01H35/24;H01H9/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趙郁軍 |
| 地址: | 臺灣省***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微調 壓力 開關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可微調式壓力開關,尤指一種應用于控制車用電力或訊號導接及傳輸技術領域的可微調式壓力開關。
背景技術
目前,習知的車用壓力開關如圖10所示,是由本體50、上蓋體51、外殼體52及底座體53構成,其本體50內部上方設有承壓傳導體500,而本體50內另設有導電彈片501,且底座體53設有導接體530,該導接體530與設于本體50內的導電彈片501夾摯導接,而本體50設于上蓋體51與底座體53間,且上蓋體51與底座體53外套設有外殼體52,而上蓋體51設有貫穿的入口流道510,通過液體流經上蓋體51所設入口流道510,從而流入本體50,產生一下壓力使承壓傳導體500向下壓,同時使設于本體50內的導電彈片501下壓,使其與另一導電彈片501接觸導電,達到壓力開關的功效,但導電彈片501經長時間的使用,易造成其彈性限度改變,使導電彈片501受下壓的力后無法有效與另一導電彈片501導接,產生接觸不良的問題。
發明內容
鑒于上述原因,為了改善現有壓力開關在長時間使用時,易造成彈性限度改變而存在接觸不良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可微調式壓力開關。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可微調式壓力開關,它包括結合座體、底座體、外殼體及頂蓋體;
該結合座體設有容置部、數穿置部及鎖合孔,其容置部供容置微調組,該微調組設有絕緣體、絕緣棒、控制座??體、彈性體及底蓋體,數穿置部穿設有第一、二、三、四導電??銅腳,鎖合孔鎖設微調控制體,微調控制體與微調組的底蓋體底部緊貼;
該底座體設有數插固槽,且該插固槽插設第一、二導接銅腳,該第一、二導接銅腳設有夾制部,其夾制部與結合座體所設第一、二導電銅腳相夾摯導接,另底座體外徑近底緣處套設有止泄體,且底座體設于結合座體下方;
該外殼體為中空管狀,且底座體設于外殼體的近底緣處;
該頂蓋體設有流體入口,該流體入口底緣設有止泄體,且頂蓋體的外緣套設有止泄體,頂蓋體的內部設有自由空間,該自由空間內設有墊片體、彈性薄膜體及第一、二彈片座,其第一、二彈片座內,分別設有數第一、二彈片體,該頂蓋體設于結合座體上方,且該頂蓋體蓋合卡制于外殼體頂緣處。
本實用新型通過螺鎖微調控制體使與其緊貼的微調組向上,以達微調并降低接觸不良的目的。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工作可靠,穩定,長時間使用后無接觸不良的現象。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立體組合狀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立體分解狀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圖1的3-3剖面狀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圖1的4-4剖面狀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動作狀態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微調控制體動作狀態示意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參考圖;
圖8為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參考圖;
圖9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三實施例參考圖;
圖10為本實用新型現有壓力開關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審查委員能進一步了解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特征,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
如圖1-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公開的可微調式壓力開關由結合座體10,該結合座體10設有容置部11、數穿置部12及鎖合孔13,其容置部11供容置微調組110,而微調組110設有絕緣體111、絕緣棒112、控制座體113、彈性體114及底蓋體115,另數穿置部12穿設第一、二、三、四導電銅腳120、121、122、123,而鎖合孔13鎖設有微調控制體130,且該微調控制體130與微調組110的底蓋體115底部緊貼;
一底座體20,該底座體20設有數插固槽22,該數插固槽22供插設第一、二導接銅腳220、221,且該第一、二導接銅腳220、221設有夾制部220A、221A,其夾制部220A、221A與結合座體10所設第一、二導電銅腳120、121相夾摯導接,而底座體20外徑近底緣處套設有止泄體21,且底座體20設于結合座體10下方;
一外殼體30,該外殼體30為中空管狀,且底座體20設于外殼體30的近底緣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素云,未經李素云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62015867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肌肉訓練方法及肌肉訓練系統
- 下一篇:帶標識的可植入醫療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