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加壓式中央調整機構無效
| 申請號: | 200620158301.8 | 申請日: | 2006-11-1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0967871Y | 公開(公告)日: | 2007-10-31 |
| 發明(設計)人: | 陳財寶;白羽;曾志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陳財寶 |
| 主分類號: | D04B35/00 | 分類號: | D04B35/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62200福建***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加壓 中央 調整 機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針織圓機心臟下盤部分的中央調整機構,特別是一種加壓式中央調整機構。
背景技術
如圖1所示,傳統針織圓機(包括大、小圓機,單、雙面機等)其心臟下盤都常裝有中央調整機構,所述中央調整機構包括下底板1、中調主齒輪2、下壓圈3和六顆升降螺桿4,六顆升降螺桿4在中調主齒輪2的作用下統一旋轉,其下底板1在六顆升降螺桿4的統一旋轉下能夠實現穩定均勻的上升,但下底板1在下降時其工作狀態和精度則極不穩定,這是由于受到了螺紋反向間隙的影響,螺紋反向間隙必須通過一個向下的外力才能消除,在現有技術中,這一外力是來自于下底板1的自重,而這是遠遠不夠的。關于這一點,以前還沒有人清楚的認識到并加以解決。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針對下底板在下降時其工作狀態和精度極不穩定的問題而對現有技術做了改進,通過申請人的不斷努力而設計出一種可消除螺紋副的反向間隙從而提高下底板下降狀態穩定性的加壓式中央調整機構。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按如下的方式來實現的: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加壓式中央調整機構,包括下底板、中調主齒輪、下壓圈和六顆升降螺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每一個升降螺桿的兩邊各設有一套反向彈簧機構,以產生均勻持續的反向力;所述反向彈簧機構包括壓力彈簧、彈簧套、彈簧芯軸和芯軸螺母,壓力彈簧通過彈簧套與下壓圈聯結在一起,彈簧芯軸的底端設有芯軸螺母,通過彈簧芯軸及芯軸螺母對下底板產生均勻連續的下拉力,通過控制壓力彈簧的規格和彈簧芯軸的尺寸,可調整使下拉力的大小;彈簧芯軸穿出彈簧套而固接在下底板的下面。
本實用新型的積極效果如下:由于設置了反向彈簧機構。該反向彈簧機構所產生的向下的外力,彌補了下底板自重的不足,這就完全消除了螺紋反向間隙,大大提高了下底板下降狀態的穩定性。
附圖說明
圖1為傳統針織圓機的中央調整機構結構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加壓式中央調整機構結構圖
圖中:1下底板??????????2中調主齒輪????????3下壓圈
??????4升降螺桿????????5壓力彈簧??????????6彈簧套
??????7彈簧芯軸????????8芯軸螺母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加壓式中央調整機構,包括下底板1、中調主齒輪2、下壓圈3和六顆升降螺桿4,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每一個升降螺桿4的兩邊各設有一套反向彈簧機構,以產生均勻持續的反向力;所述反向彈簧機構包括壓力彈簧5、彈簧套6、彈簧芯軸7和芯軸螺母8,壓力彈簧5通過彈簧套6與下壓圈3聯結在一起,彈簧芯軸7的底端設有芯軸螺母8,通過彈簧芯軸7及芯軸螺母8對下底板1產生均勻連續的下拉力,通過控制壓力彈簧5的規格和彈簧芯軸7的尺寸,可使每組壓力彈簧產生10Kg~12Kg下拉力,那么12組彈簧則可相對下底板產生120Kg~144Kg均勻連續的下拉力,從而確保消除了每一組升降螺紋副在有效范圍內的全部反相間隙;彈簧芯軸7穿出彈簧套6而固接在下底板1的下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陳財寶,未經陳財寶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620158301.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板片側邊連接結構、板片斷面銜接結構及板片安裝結構
- 下一篇:管道直飲凈水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