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連接器結構無效
| 申請號: | 200620157156.1 | 申請日: | 2006-11-1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0976418Y | 公開(公告)日: | 2007-11-14 |
| 發明(設計)人: | 楊峰慧 | 申請(專利權)人: | 加煒興業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R13/42 | 分類號: | H01R13/42;H01R13/432;H01R13/10 |
| 代理公司: | 吉林長春新紀元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單兆全 |
| 地址: | 臺灣省***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連接器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機電類,特別涉及一種連接器結構。
背景技術
眾所周知,一般常用的端子A,如附圖1及附圖2所示,其是由對接部A1、彈片A2、壓合部A3、導電壓合片A31及壓合片A32所構成,但該端子A僅設有單一的對接部A1,所以當端子A欲置入連接器G的端子槽G1時,配合端子A使用的導線F數量需相同于連接器G的端子槽G1的數量,造成導線F使用數量及空間的增加,并增加配置的困難度,需要加以改進。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連接器結構,解決了常用連接器端子的對接部為單一的結構,配合端子使用的導線數量需相同于連接器的端子槽數量,增加導線的使用數量及空間,導線配置的困難度大、成本高等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端子是由第一對接部、第二對接部及壓合部所構成,其中第一對接部及第二對接部包含有彈片,藉此端子可穩固卡合于連接器的端子槽,且該壓合部包含有導電壓合片及壓合片,藉此端子可穩固壓合于導線的蕊心及包覆體,其中,該端子的本體設有第一對接部及第二對接部,當端子欲置入連接器的端子槽時,通過該端子的本體設有第一對接部及第二對接部,使其端子結合于連接器時減少導線使用的數量,并達到節省空間與降低成本的效能。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端子設有第一對接部及第二對接部,配合端于使用的導線數量不需相同于連接器的端子槽數量,減少導線的使用數量及空間,導線可輕易配置,可節省配置時間,降低使用成本,實用性強。
附圖說明:
圖1為常用連接器端子的立體示意圖;
圖2為常用連接器端子的實施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示意圖;
圖4至圖7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示意圖;
圖8至圖11為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實施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附圖3至附圖7所示,端子B是由第一對接部C、第二對接部D及壓合部E所構成;其中第一對接部C及第二對接部D包含有彈片C1及彈片D1,藉此端子B可穩固卡合于連接器G的端子槽G1;
壓合部E包含有導電壓合片E1及壓合片E2,藉此端子B可穩固壓合于導線F的蕊心F1及包覆體F2;
當端子B欲置入連接器G的端子槽G1時,通過該端子B的本體設有第一對接部C及第二對接部D,使端子B結合于連接器G時減少導線F使用的數量,并可達到節省空間與降低成本的效能。
當端子B欲置入連接器G的端子槽G1時,將端子B的導電壓合片E1穩固壓合于導線F的蕊心F1,再將端子B的壓合片E2穩固壓合于導線F的包覆體F2,接著可將端子B的第一對接部C及第二對接部D置入連接器G的端子槽G1,藉由第一對接部C的彈片C1及第二對接部D的彈片D1,使端子B可穩固卡合于連接器G的端子槽G1,且該端子B可以縱向也可以橫向置入連接器G的端子槽G1,藉此,可減少導線F使用的數量,并可達到節省空間與降低成本的效能;
如附圖8至附圖10所示,端子B的第一對接部C及第二對接部D可設為方形對接部端子H、I,圓形對接部端子J,梯形對接部端子及相關的幾何圖形的對接部端子;
如附圖11所示,端子B的第一對接部C及第二對接部D的間隙可連接,使其成為一扁形對接部端子K。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加煒興業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加煒興業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62015715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移動通信終端及控制其的方法
- 下一篇:高純度偏磷酸鋁及其制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