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白光發光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0620156267.0 | 申請日: | 2006-11-0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004467Y | 公開(公告)日: | 2008-01-09 |
| 發明(設計)人: | 童勝男;邱新旺 | 申請(專利權)人: | 明達光電(廈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L33/00 | 分類號: | H01L33/00;H01L25/00;H01L25/075;F21V9/10;F21Y101/02 |
| 代理公司: | 廈門市新華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渠述華 |
| 地址: | 361009福建***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白光 發光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改變光源波長之發光裝置,特別是指一種白光發光裝置。
背景技術
所謂白光是多種色光混合而成的光,以人類眼睛所能看見的白光形式至少需兩種光混合,二波長光(藍色光+黃色光)或三波長光(藍色光+綠色光+紅色光),目前已商品化的產品有二波長藍光單芯片加上黃色(YAG)熒光粉,及在未來較看好的三波長光,尤其是以紫外光芯片加上紅藍綠三色熒光粉。
白光LED用在照明或是LCD面板光源塊的光源上,前景備受全球矚目,歐、美及日本等先進國家也投注許多人力,并成立專門的機構推動白光LED研發工作。LED目前的技術都是利用黃色熒光粉如YAG、TAG直接涂于藍光芯片上以產生白光,或是將三色熒光粉涂于紫外光LED芯片上以產生白光。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組合式以產生白光的白光發光裝置。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解決方案是:一種白光發光裝置,是由發光芯片與其光線經過的配件構成,其中在發光芯片光線經過的配件上涂覆有熒光粉層。
所述的發光芯片為藍光芯片,則其光線經過的配件上的熒光粉層為黃色(YAG)熒光粉。
所述的發光芯片為紫外光芯片,則其光線經過的配件上的熒光粉層為紅藍綠三色熒光粉。
所述的發光芯片光線經過的配件為涂覆有熒光粉層的殼體。
所述的殼體為透光體。
所述的殼體形狀為鏡面半弧形、平板型、管狀、圓筒狀、柱狀或其它形狀。
所述的發光芯片可置于涂覆有熒光粉層的配件之底部、中間、內層或外側,其數目可為單個或復數個串列、各種幾何形狀排列。
所述的涂覆有熒光粉層的配件為鏡片,其是利用粘看劑貼合于封裝時所用發光芯片上。
所述的鏡片可利用樹脂、粘著劑、接合劑貼合于發光芯片上。
所貼合的發光芯片可為單個或矩陣排列方式的復數個。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實用新型是將熒光粉層涂覆于發光芯片光線經過的配件上,則成型的配件上的熒光粉層在受發光芯片照射后部份光線線改變光源波長再經混光效果,以得出人類眼睛所能感覺之白光的效果。本實用新型藉由發光二極管(LED芯片)作為光源來激發熒光粉,而達到產生白光的效果,大大降低生產成本及提高產品之競爭力。
下列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示意圖;
圖2、圖3、圖4、圖5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應用于不同發光裝置的示意圖;
圖6、圖7為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之示意圖;
圖8、圖9為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應用于不同芯片組合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白光發光裝置,其第一實施例如圖1所示,該發光裝置1包括發光芯片和涂覆有熒光層3的配件4,該發光芯片為發光二極管2,該配件4罩覆于發光二極管2上,發光時當藍光二極管2照射此一黃色熒光粉層3,以產生與藍光互補的黃光,再利用混光原理將互補的黃光、藍光予以混合,便可得出產生人類眼睛所能感覺的白光的發光裝置1,如為紫外光二極管2照射此一紅藍綠三色熒光粉層3,以產生與紫外光互補的紅藍綠三色光,再利用混光原理將互補的紅藍綠三色光、紫外光予以混合,便可得出產生人類眼睛所能感覺的白光的發光裝置1。
本實施例可應用于不同形式的發光裝置,如圖2所示,圓形的發光裝置1,其發光二極管2可置于配件4底部;如圖3所示,長形的發光裝置1,其發光二極管2可置于配件4兩側;或如圖4所示,在長形的發光裝置1內亦可形成發光二極管串列5。此處的配件4為罩覆于發光二極管2或發光二極管串列5上的上的殼體,該殼體上的熒光粉層3中采用涂布或噴涂的方式涂覆于其上,該配件4可為玻璃、塑膠或其它半透明或透明的透光材質。
如圖5所示,本實用新型亦可在一平板玻璃6上涂覆熒光粉層3,當發光二極管2所發出的有色光激發平板玻璃6上的熒光粉層3混合成白光再透過平板玻璃6發射出去,亦可達到極佳之白光效果。
本實用新型的第二實施例如圖6、圖7所示,它包括導線架8、環氧樹脂9、發光二極管10、涂覆有熒光粉層3的鏡片7,將發光二極管芯片10置于導線架8上,再加上環氧樹脂9后完成芯片封裝,之后再將涂覆有熒光粉層3的鏡片7以粘著劑或樹脂、接合劑11貼合于環氧樹脂9上,亦可經由有色光芯片作為激發光源產生混光效果,以得出人類眼睛所能感覺的白光。其發光二極管10可以單顆與涂覆有熒光粉層3的鏡片7結合,如圖8所示,亦可以矩陣排列方式與涂覆有熒光粉層3參染注塑鏡片7結合,如圖9所示。
綜上,本實用新型是將熒光粉層3涂覆于發光芯片光線經過的配件上,則成型的配件上的熒光粉層3在受發光芯片照射后部份光線改變光源波長再經混光效果,以得出人類眼睛所能感覺的白光的效果。本實用新型藉由發光二極管(LED芯片)作為光源來激發熒光粉,而達到產生白光的效果,大大降低生產成本及提高產品之競爭力。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明達光電(廈門)有限公司,未經明達光電(廈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62015626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錐齒形介質阻擋放電等離子體化學反應器
- 下一篇:自動消除毛刺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