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拖把清洗機無效
| 申請號: | 200620154735.0 | 申請日: | 2006-12-1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0977140Y | 公開(公告)日: | 2007-11-21 |
| 發明(設計)人: | 趙宏海 | 申請(專利權)人: | 趙宏海 |
| 主分類號: | A47L13/59 | 分類號: | A47L13/59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23660廣東省東莞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拖把 清洗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清洗裝置,尤其涉及一種拖把清洗機,適于各種拖把及織物如拖把頭包布、抹布、襪子等的洗滌和除水。
背景技術
傳統的拖把洗滌采用水沖刷和手搗動的人工方式,除水采用手擰或機械擠水的方式,這種方式存在費水、費力、玷污手和身體且拖把洗滌不凈的現象,特別是在賓館、酒樓、單位等公共場所使用拖把進行清潔作業時,因作業者個人衛生需求的因素,洗滌和除水不凈造成環境再次污染,并縮短拖把使用壽命。
所以公共場所的拖把一般用拖把清洗機進行清洗。現有的拖把清洗機主要以單桶全自動洗衣機為基礎,一般包括機殼、驅動機構、控制機構、洗滌桶及排水機構,有的還加設一拖把支撐機構而構成,雖然能解決傳統用手搗動和水沖洗所帶來的不便,但是,由于這種拖把清洗機:一方面,整機結構復雜,體積大,占用空間大,不便移動;另一方面,對于要洗滌拖把時,除水只能依靠電力驅動,驅動結構復雜,制造成本高,難以進入一般家庭使用;而且由于上述原因,使得現有技術中的這種拖把清洗機不能在工作現場進行洗滌、漂洗并擠水,不適于現場移動式作業,即使賓館、酒樓、單位使用,也存在一定的不便性。
因此,急需一種結構簡單、適于工作現場進行洗滌、漂洗并擠水實現現場移動式作業的拖把清洗機,以方便公共場所并滿足一般家庭的使用。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適于工作現場進行洗滌、漂洗并擠水實現現場移動式作業的拖把清洗機。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提供一種拖把清洗機,包括機殼、安裝在機殼上的洗滌桶、驅動洗滌桶運轉的驅動機構、排水機構及擠水機構,所述擠水機構包括上壓板、漏水盤、拉簧、聯桿、流水槽及腳踏板,所述上壓板與漏水盤相互樞接并與機殼相連接,所述拉簧一端固定于機殼,另一端連接于上壓板,所述聯桿上端與上壓板相樞接,下端連接于腳踏板,所述腳踏板樞接于機殼底部,所述流水槽安裝在漏水盤下,并與排水機構連通。
本實用新型和現有技術相比,由于整機結構簡單方便移動,且整機除了完成常規的洗滌和漂洗功能外,還加設一單獨的擠水機構來對洗滌桶不能除水的大件織物進行除水,方便現場作業,并適于公共場所及一般家庭使用。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描述
圖1為本實用新型拖把清洗機機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拖把清洗機的擠水機構的連接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拖把清洗機的波輪甩干桶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拖把清洗機的控制機構與驅動機構連接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拖把清洗機的排水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拖把清洗機的傳動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閱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拖把清洗機包括機殼1、驅動機構2(如圖4所示)、控制機構3、洗滌桶6及排水機構4(如圖5所示),還包括一擠水機構5。
請配合參閱圖2,所述擠水機構5主要用于對大件織物諸如拖把、窗簾、衣物等的脫水,所述擠水機構5包括上壓板51、漏水盤53、拉簧50、一對聯桿52、流水槽43及腳踏板55。所述上壓板51與漏水盤53相互樞接并與機殼1相連接,具體地,上壓板51與漏水盤53通過一樞軸相互樞接,使上壓板51可繞樞軸轉動而相對漏水盤53張合,所述樞軸固定于機殼1。所述拉簧50一端固定于機殼1,另一端連接于上壓板51外表面大致中心處。所述一對聯桿52上端分別與上壓板51上端邊緣兩端點相樞接,下端分別連接于腳踏板55,而所述腳踏板55樞接于機殼1底部,所以踩動腳踏板55可帶動聯桿52,進而帶動上壓板51轉動。所述流水槽54安裝在漏水盤53下,所述漏水盤53上密布有通孔或呈網狀,方便上壓板51與漏水盤53間擠出的水從這些通孔或網格中漏到流水槽54中。具體操作時,將漂洗完的織物放置在漏水盤53上,用力踩下腳踏板55,腳踏板55帶動上壓板51向漏水盤53靠近從而擠壓放置在漏水盤53上的織物,腳抬起時,拉簧50的恢復力拉動上壓板51恢復原位置。如此經過多次的擠壓使織物的水分擠掉,擠掉的水經過漏水盤53進入到流水槽54。較佳的,所述流水槽54下端設有一接水盤13,接水盤13與流水槽54連通,所述接水盤13下端還設有一接水箱14,所述接水箱14與排水機構4之排水口15連通,所述排水口15接上軟管16后可將水導出。由上述可知,所述擠水機構更加有效的實現了在工作現場除水的現場移動式作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趙宏海,未經趙宏海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62015473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