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置物筐無效
| 申請號: | 200620149296.4 | 申請日: | 2006-09-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0981686Y | 公開(公告)日: | 2007-11-28 |
| 發明(設計)人: | 溫紅瑞;杜志強;張翀 | 申請(專利權)人: | 內蒙古伊利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5D25/10 | 分類號: | B65D25/10;B65D77/26;F25D25/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010080內蒙古自*** | 國省代碼: | 內蒙古;1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置物筐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生活日用器具,尤其是一種置放錐體物品的置物筐。
背景技術
日常生活中用于存放物品的器具多種多樣,鑒于物品的形狀、質地以及存取方式的不同,可以由柜、櫥、箱、盒、架、包、筐、袋及夾等等一類各種結構的器具?,F有結構的貯物器具,除“因物而宜”外,還與物品的貯取方便與否有關。例如一種蛋卷冰激凌在冰箱或冰柜內貯存時,因其外形為錐體狀,且加之目前未見由適宜置放該冷品的器具,故,冰柜內貯置的冷凍物品大多是任意的堆置,如此雜亂無序的堆放不僅不便于貯取,而且有礙于保持合格的食品衛生。其次,還有可能因擠壓而損壞某些食品需要保持其特定的外觀形狀,一般的,除用于科學實驗、醫藥等方面的冰柜和冰箱,其容腔內需按特殊要求設有專用的支架等器具外,對于置放此類形狀的物品,無論是在常溫或冷凍環境的置放,目前,均未見有置放此類物品的筐或與其相似的器具。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解決置放物品,特別是置放錐體形的任務而提出一種置物筐。為實現上述目的,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置物筐,其特征是由框和置物架組成,框的開口邊沿固定設置由桿和環構成的置物架,桿與桿之間連接一個以上的環;環與桿的連接為鉸接連接,環與桿的連接為固定連接;環為圓形環或多邊形;桿為直桿,桿為多折線組合桿;框的幾何形狀為長方形構架,框的幾何形狀為一頭高一頭低的梯形構架;多折線組合桿是四折或四折倍數的組合桿,組合桿的兩端在同一平面內,多折線組合桿為坡形階梯桿。
按本方案實施的置物筐,依其簡捷的結構,致使錐體形品的置放不僅整潔有序、穩定可靠,而且有利于保持食品衛生。本實用新型具有貯取物品方便的特點和一定的適用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第2、3種實施例結構的復合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第4、5種實施例結構的復合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附圖作進一步的具體說明。圖1所示的實施例是由長方形構架框1和置物架2組成,由桿21和環20構成的置物架2固定設置在框1的開口邊沿,桿與桿之間連接一個以上的環20。本實施例中置物架2由5根桿21和12個環20焊接組成,每2根桿之間各焊接有3只環20,環與桿之間除了固定連接外,鉸接連接也是一種不錯的連接結構(鉸接連接是本領域一般人員都知曉的連接方式,故省略桿與環的鉸接結構圖),因為鉸接連接具有良好的自位作用,可以使被置物品始終穩定的保持垂立狀態。
圖2所示的第2種實施例由長方形構架框1和四折置物架3組成,置物架3由2根四折桿3和3個環30固接組成,四折的置物架3形成錯落有置的高低狀態,以滿足被置物形狀不一以及貯取便利的特殊需求。
圖2的構架框1中的右側還公示了在置物架3用以置放不同規格物品的第3種實施例,該四折置物架3的2個桿在其豎直的折面上構成等腰的梯形,如此結構的置物架3置于構架框1可用于不同規格物品的組合置放。
圖3公示了設置于梯形構架框11內的第4和第5種實施例的復合示意圖。第4種實施例是由梯形構架框11與位于左側的置物架4構成,為適應某一種物品,置物架4由六折的4階梯形階梯桿41和鉸接于階梯面的4個環40組成。
第5種實施例是由梯形構架框11與位于右側的平面置物架5組成,該置物架5由直桿51與其鉸接的若干環50組成。
上述的幾種實施例,對于長方形的構架框1,設于構架框的置物架可以為同一結構置物架的組合,即構架框設為平面置物架2的組合;設為多折桿置物架3的組合。還可以是上述兩種結構置物架的復合組合,即平面置物架2與多折桿置物架3的復合組合。
對于梯形的高低構架框11,則可以設為平面置物架5的組合;坡形階梯置物架4的組合;還可以是平面置物架5與坡形階梯置物架4的復合組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內蒙古伊利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內蒙古伊利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620149296.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