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LED燈具的散熱體結構無效
| 申請號: | 200620149163.7 | 申請日: | 2006-10-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0965218Y | 公開(公告)日: | 2007-10-24 |
| 發明(設計)人: | 林志澤 | 申請(專利權)人: | 林志澤 |
| 主分類號: | F21V29/00 | 分類號: | F21V29/00;H01L23/367;F21V17/00;F21Y10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賽嘉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 代理人: | 余朦;方挺 |
| 地址: | 中國***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led 燈具 散熱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散熱結構,特別涉及一種作為發光二極管燈具的散熱體結構。
背景技術
在半導體技術及新型材料的引領下,所發展的發光二極管已經具有充足的發光效率,同時發光二極管又具有輕巧的結構特性,加上媲美傳統照明燈具的亮度,逐漸在各種應用領域中占有一席之地。
而發光二極管在追求高功率發光效果的同時,所需要的電流越趨增大,所產生的熱量也趨變大,由于過多的熱量淤積會影響電子組件的正常運作,因此,適當的散熱對策成為電子組件要維持正常運作影響相當大的一環。
在現有技術的散熱手段中,散熱風扇為常見的一種,其利用風扇所產生的強制氣流將發光二極管所產生的熱量帶走,以維持該發光二極管的正常工作溫度,雖然風扇具有一定的散熱作用,但對于體積輕巧的發光二極管而言卻顯得過于龐大,同時在結構兼容性上差異過大,似乎無法滿足發光二極管的散熱需求。
因此,利用具高導熱性質的散熱鰭片組來作發光二極管的散熱體的對策成為現有技術中最常見的一種手段,由于散熱鰭片組利用其高導熱的特性,將發光二極管所產生的熱源快速散逸至眾多的散熱面積,并與外界空氣進行熱交換,以完成該發光二極管的散熱需求,同時該散熱鰭片組所形成的體積大小也可配合輕巧的發光二極管,形成有利的散熱對抗。然而,多數的散熱鰭片組結構以一體構成方式所制成,在結構體上已經固定成形,因此,若發光二極管的散熱需求有所增加時,現有的散熱鰭片組很難增加該散熱鰭片的數量,或是配合結構上的限制而減少該散熱鰭片的片數,反而會破壞原來散熱鰭片組的完整的結構,造成導熱的不完全,成為該散熱方式中未盡理想之處。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上述的缺陷,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利用疊置方式所構成的LED燈具的散熱體結構,該散熱體由多個散熱片所疊置組成,可配合散熱的需要來增加或減少散熱片的數量,同時配合該散熱體上所開始的穿孔以實質形成散熱通道,加速空氣的流動,以增加該散熱體的散熱效率。
為了達到上述的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LED燈具的散熱體結構,該結構主要包括散熱體及導熱柱,其中,該散熱體由多個散熱片所疊置組成,在各散熱片的片體中央位置處設有穿槽,且在各散熱片疊置之后,各穿槽疊置形成容納空間,在散熱片的片體上設有多個穿孔,在各散熱片疊置后形成多個散熱通道,最后,該導熱柱設在各散熱片所形成的容納空間中,并與各散熱片緊密接合,用以吸收由LED燈所產生的熱量,由此,通過該散熱體的疊置特性及其上所形成的多個散熱通道,以滿足該LED燈具的散熱需求。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分解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組合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操作立體分解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操作剖視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散熱片的另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在附圖中,各標號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散熱體1????????????散熱片11
穿槽112????????????穿孔114
連接孔116??????????容納空間12
散熱通道14?????????導熱柱2
頂面21?????????????通孔22
鎖固組件30????????????LED燈具40
發光組件401???????????電路板402
燈罩403???????????????導線404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根據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LED散熱體結構進行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林志澤,未經林志澤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620149163.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焦爐裝煤車導套集塵裝置
- 下一篇:一種安全浴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