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混合機的密封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0620147299.4 | 申請日: | 2006-12-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0987959Y | 公開(公告)日: | 2007-12-12 |
| 發明(設計)人: | 左岳;劉相佩;寧江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冶長天國際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F9/04 | 分類號: | B01F9/04;B01J2/12 |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趙洪 |
| 地址: | 410007***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混合 密封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物料混合設備領域,尤其涉及應用于冶金行業的混合機的密封裝置。
背景技術
現有應用于冶金行業對燒結混合料進行混合制粒的混合機,大多包括一次混合筒和二次混合筒兩部分,一次混合筒和二次混合筒之間通過輸送膠帶機連接,這種混合機占用空間龐大,設備成本也較大。為了節省空間、降低設備成本,去掉一次混合筒和二次混合筒之間的輸送膠帶機,將一次混合筒的物料輸出端口直接置入二次混合筒的物料輸入端口。由于一次混合筒和二次混合筒均要沿筒體軸線轉動,且根據工藝要求兩混合筒的轉速不等,故兩混合筒的筒體不能直接固定在一起,而必須留有一定的徑向間隙。由于此徑向間隙的存在,一次混合筒和二次混合筒的銜接處很容易漏料,造成整機工作效率降低,材料的浪費,影響環境整潔。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可防止一次混合筒和二次混合筒的銜接處漏料、使用壽命長的混合機的密封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混合機的密封裝置,包括支架以及呈圓弧狀的密封框架和密封塊,密封框架支承于支架上,密封塊置于密封框架上所設容置槽內。
所述密封塊上設有腰型孔,密封塊通過置于腰型孔內的連接件懸掛于密封框架上。
所述密封塊上覆設有耐磨層。
本實用新型的混合機的密封裝置,通過支架將密封框架和密封塊支承于一次混合筒和二次混合筒的銜接處,填補了一次混合筒和二次混合筒之間的徑向間隙,防止兩混合筒的銜接處漏料,提高了混合機的整機工作效率,防止材料的浪費,保持環境的整潔;密封塊上設有腰型孔,當有物料進入密封塊和二次混合筒之間的間隙時,密封塊被物料頂起,讓物料通過,可防止物料被卡住造成對混合筒的磨損,物料通過后密封塊在重力作用下回位,繼續起密封作用;在密封塊上覆設有耐磨層,提高了密封塊的抗磨能力,使密封裝置的使用壽命延長。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A-A剖視圖;
圖3是圖2中I處的放大圖;
圖4是圖3的B向局部放大圖。
圖例說明:
1、支架??????????2、密封框架
3、密封塊????????4、腰型孔
5、連接件????????6、一次混合筒
7、二次混合筒????21、容置槽
31、耐磨層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2、圖3、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的混合機的密封裝置,包括支架1以及呈圓弧狀的密封框架2和密封塊3,密封框架2支承于支架1上,密封塊3置于密封框架2上所設容置槽21內。通過支架1將密封框架2和密封塊3支承于一次混合筒6和二次混合筒7的銜接處,填補了一次混合筒6和二次混合筒7之間的徑向間隙,防止兩混合筒的銜接處漏料,提高了混合機的整機工作效率,防止材料的浪費,保持環境的整潔。密封塊3上設有腰型孔4,密封塊3通過置于腰型孔4內的連接件5固定于密封框架2上。密封塊3上設有腰型孔4,當有物料進入密封塊3和二次混合筒7之間的間隙時,密封塊3被物料頂起,讓物料通過,可防止物料被卡住造成對混合筒的磨損,物料通過后密封塊3在重力作用下回位,繼續起密封作用。密封塊3上覆設有耐磨層31。在密封塊3上覆設有耐磨層31,提高了密封塊3的抗磨能力,使密封裝置的使用壽命延長。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冶長天國際工程有限責任公司,未經中冶長天國際工程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620147299.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無源底板刷膠防護裝置
- 下一篇:摩托車調壓整流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