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摩托車尾蓋無效
| 申請號: | 200620144657.6 | 申請日: | 2006-12-3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0988532Y | 公開(公告)日: | 2007-12-12 |
| 發明(設計)人: | 楊正江;楊青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金城機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2J23/00 | 分類號: | B62J23/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蘇高專利事務所 | 代理人: | 柏尚春 |
| 地址: | 210002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摩托 車尾 | ||
一、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摩托車上的覆蓋件,具體的說是一種摩托車尾蓋。
二、背景技術:
摩托車覆蓋件在摩托車整車中起到重要的作用,由于它是摩托車外觀的直接顯現,也是廣大客戶選車的一種重要參考。各廠家也在摩托車、尤其是彎梁車的覆蓋件外觀上花費大量的精力,而對于其結構卻沒有過多的深入研究,因此,市場上很多摩托車在兩到三萬公里行程以后就會出現覆蓋件不同程度的損害,如表面斷裂、安裝點、卡鉤等地方折斷,直接影響了整車的使用性能,也給廣大消費者帶來財富和生命的隱患。
三、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不僅造型新穎流暢,而且連接可靠,即使長時間使用也不會被破壞的摩托車尾蓋。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摩托車尾蓋,其特征是:它包括安裝在車架后部兩側的后尾蓋和中心尾蓋,后尾蓋內側分別設有凹槽,在中心尾蓋前后兩端分別設有一對倒置的定位卡鉤,該卡鉤呈鍥形,所述中心尾蓋的卡鉤插入兩側后尾蓋凹槽中。
為了還能與后尾燈相互固定,在中心尾蓋后部設有用于將后尾燈勾住的翻邊。
本實用新型在后尾蓋前后兩側分別設有一對倒置的定位卡鉤,并且把卡鉤做成鍥形,后尾蓋通過前部的兩個定位安裝孔固定在車架上。安裝時,把中心尾蓋的卡鉤放進左/右尾蓋的凹槽中,之后將中心尾蓋向后推,由于卡鉤做成的是鍥形,所以越推中心尾蓋與左/右尾蓋的結合越緊密,推到位后,中心尾蓋的翻邊同時也能把后尾燈緊緊的勾住,然后在用螺釘把前面的安裝孔打緊在車架上即可。這樣中心尾蓋與尾燈、左/右尾蓋、車架之間互就能相結合緊密,結構牢固,解決了市場上很多車型中心為蓋會翹起的缺點。
本實用新型是在借鑒以往車型經驗的基礎上,調用大量的技術力量加以創新設計,從覆蓋件的結構,造型雙方面一起出發,并用理論力學,材料力學的手段對其進行力學分析,從而研制出一套外觀優美流暢,結構合理,力學性能優秀的覆蓋件。其具有以下優點:(1)外形流暢(2)結構合理簡單,模具工藝性好(3)配合間隙小且牢固、防顛簸、抗沖擊性。(4)易于安裝,更換零件方便。
四、附圖說明:
圖1是中心尾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中心尾蓋與兩側后尾蓋的安裝示意圖。
五、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摩托車尾蓋包括安裝在車架后部兩側的后尾蓋1和中心尾蓋2,后尾蓋1內側設有凹槽3,在中心尾蓋2前后兩端分別設有一對倒置的定位卡鉤4,該定位卡鉤4呈鍥形,后部設有用于將后尾燈勾住的翻邊5。安裝時,將中心尾蓋2的卡鉤4插入兩側后尾蓋凹槽3中并向前推,推到位后,中心尾蓋的卡鉤4與后尾蓋定位凹槽3對合鎖死,同時中心尾蓋的翻邊5也能把后尾燈緊緊的勾住,然后用螺釘穿過安裝孔6將中心尾蓋與車架固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金城機械有限公司,未經南京金城機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620144657.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苦杏仁精油的生產方法
- 下一篇:一種深海氣密采水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