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垂直螺旋輸送機的取料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0620144584.0 | 申請日: | 2006-12-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0988686Y | 公開(公告)日: | 2007-12-12 |
| 發明(設計)人: | 李維儉;黃國富;廖志誠;鄺毅新;趙日康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西百色礦山機械廠 |
| 主分類號: | B65G33/14 | 分類號: | B65G33/14;B65G33/26;B65G33/2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33000廣西***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垂直 螺旋 輸送 裝置 | ||
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屬于一種輸送機械的取料裝置,特別是垂直螺旋輸送機的取料裝置。
背景技術??自主取料的垂直螺旋輸送機廣泛使用在卸船機、卸車機等設備上用來輸送各種粉粒狀散裝物料。目前垂直螺旋輸送機的取料裝置有兩種,一種是直接用螺旋葉片取料的取料頭,另一種是取料螺旋外加有集料反螺旋葉片的取料裝置。這兩種取料裝置,都存在著取料不均勻,時多時少,常因超載而停機;取料殘余層厚,清理工作量大的缺點,后者還需兩臺電機分別驅動取料螺旋和集料反螺旋,結構復雜,成本很高。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克服現有垂直螺旋機取料裝置的不足之處,進料均勻穩定、物料殘留量少、結構簡單、成本低、裝拆簡便的垂直螺旋輸送機取料裝置。
本實用新型以如下方式實現其目的:螺旋體(2)下端安裝有均料槳葉(6),均料槳葉(6)外安裝有與殼體(1)相連的進料筒體(7)。當取料裝置的主軸在動力作用下旋轉并侵入物料中時,位于進料筒體(7)下端的物料被均料槳葉(6)打散攪拌的同時被向上輸入殼體(1)由輸料螺旋體連續均勻地向上輸送。當物料層較薄時,物料可通過進料筒體(7)下緣方孔喂入,使物料殘留很少。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輸送物料量均勻穩定;2)物料殘留量少;3)安裝維護簡單,成本低。
附圖說明??圖1是本實用新型縱向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進料筒體(7)的主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由圖1可見,本實用新型由殼體(1)、螺旋體(2)、聯接軸(3)、軸承套(4)、均料槳葉(6)、進料筒體(7)組成,螺旋體(2)下端安裝有均料槳葉(6),均料槳葉(6)外安裝有與殼體(!)相連的進料筒體(7),進料筒體(7)下端全空,下邊緣均勻開有四個方孔。均料槳葉(6)是兩塊平直的四方形鋼板,與軸心成45°角對稱焊接在軸套(5)上。當取料裝置主軸在動力帶動下旋轉,并插入物料之中時,均料槳葉一方面將物料打散并充分攪拌,一方面將物料向上送入螺旋體(2),螺旋體(2)將物料送入垂直螺旋機進行輸送。在取料過程中,有部份物料在離心力作用下被從進料筒體(7)的方孔甩出,從而避免了物料喂入過多造成螺旋體內堵塞悶車的事故發生。螺旋體(2)做成雙頭螺旋,使物料輸送更為均勻穩定。當物料層較薄時,物料主要從進料筒體(7)的方孔喂入,由于均料槳葉(6)端面與進料筒體(7)端面距離為0~20mm,所以能夠將物料吸得相當干凈,物料殘留很少,人工清理工作量很少。軸套(5)是利用銷軸(8)和鍵(9)聯接到聯接軸(3)上,因面裝拆十分方便。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取料均勻穩定,避免了垂直螺旋輸送機過載悶車事故的發生,當物料層較薄時也能取料,物料殘留量少,人工清理工作量少。安裝維護簡單方便、成本少。特別適合安裝在各種卸船機、卸車機等設備上使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西百色礦山機械廠,未經廣西百色礦山機械廠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62014458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