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膠丸自動切口機的供氣系統無效
| 申請號: | 200620140796.1 | 申請日: | 2006-12-0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1002276Y | 公開(公告)日: | 2008-01-09 |
| 發明(設計)人: | 林永清 | 申請(專利權)人: | 林永清 |
| 主分類號: | B26D7/18 | 分類號: | B26D7/18;B26D7/06;B26D3/00;A61J3/06 |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誠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林寶堂 |
| 地址: | 312500浙江省新昌***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膠丸 自動 切口 供氣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膠丸切割機械,尤其是涉及一種膠丸自動切口機械中的供氣系統的改進。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的膠丸自動切口機械在工作時,需要切割的膠丸從下料轉盤中下到安裝在中心輪上面接丸輪的容納口,與容納口相對應的位置設有與容納口同步旋轉的鋼模,旋轉中的鋼模在一側凸輪的作用下向膠丸靠近,最后,膠丸被套在鋼模上,并被鋼模帶至切割位置完成切口,此后鋼模又在凸輪的作用下退出膠丸,被割下的廢料及成品被分別送入下面的料斗。其不足是有時由于膠丸在鋼模上定位不準,造成廢品,其次是由于慣性或靜電的作用,將成品料混入廢中,使切口的成品率下降。中國專利200420082586.2膠丸自動切口機的輸送總成,采取在每個容納部與平面之間開設氣孔,并令氣孔位于平面上的端口呈圓周分布;與所述的平面相貼合還設置一可相對滾筒轉動的氣流分配器,該氣流分配器上與所述平面相貼合的一側開設有兩個彼此獨立且分別與部分氣孔對應的風槽,風槽的另一側開設與兩風槽分別相通的兩個風口。工作時,將一個吹風管和一個吸風管分別連接在兩個風口上,可以克服定位不準的缺陷,降低成品混入廢料內的比例。其不足是氣孔需要銑平面開L形長孔,加工工藝復雜,生產成本高,生產效率低;其次是采用一塊氣流分配器,其面積大需要較大的彈簧壓力才能減少氣流分配器與滾筒平面之間的漏所問題,而且氣流分配器磨損嚴重,鐵屑進入膠丸后影響膠丸藥的質量。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主要目的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從而開發一種加工工藝簡單,配風可靠,使用壽命長的膠丸自動切口機的供氣系統。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問題主要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得以解決的:一種膠丸自動切口機的供氣系統,包含有中心輪,中心輪的外面安裝有沿圓周方向設有多個膠丸容納口的接丸輪,中心輪兩側有鋼模導向里板和鋼模導向外板,鋼模導向外板外面有凸輪,其特征在于:所述接丸輪的容納口底部開有多個呈L形的通孔,所述通孔的下口位于接丸輪的側面;所述側向通孔口與鋼模導向里板上的孔一一對應,在所述的鋼模導向外板上亦開有與鋼模導向里板相對應的通孔,之間用空心管相連;在所述凸輪靠近鋼模導向外板一側固定有二塊與風機相連接的風槽,所述風槽的開口端與鋼模導向外板上的部分通孔相貼合。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還可以進一步完善,
作為優選,所述的風槽分別設置在凸輪圓周面的高位和中心輪旋轉方向中位。
作為優選,所述的風槽與凸輪面之間裝有壓簧,并用螺釘固定。
作為優選,所述的風槽是無毒塑料件。
因此,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具有供氣系統加工工藝簡單,配風穩定可靠,風槽使用壽命長,膠丸切口加工的成品率提高。
附圖說明
附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結構示意圖;
附圖2是圖1的風槽位置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具體說明。
實施例:
如圖1所示的一種膠丸自動切口機,有中心輪7,中心輪的外面有接丸輪6,接丸輪6上面設有容納口61,中心輪兩側有鋼模導向里板5和鋼模導向外板8,鋼模導向外板外面有凸輪1,凸輪沿著圓周方向設有槽。與容納口61相對應兩側設有鋼模3,鋼模及鋼模上的定位筋31從鋼模導向里板5和鋼模導向外板8上的小孔及小孔上面的開口中間通過,鋼模模桿端部的滾珠軸承套在凸輪槽內。接丸輪6的容納口61底部開有多個呈L形的通孔,通孔的下口位于接丸輪6的側面,所述側向通孔口與鋼模導向里板5上的孔一一對應,在所述的鋼模導向外板上亦開有與鋼模導向里板相對應的通孔,之間用空心管4相連,在凸輪1靠近鋼模導向外板8一側固定有二塊與風機相連接的風槽2,風槽采用無毒塑料件,風槽2的開口端與鋼模導向外板8上的部分通孔相貼合,所述的風槽與凸輪面之間裝有壓簧21,并用螺釘固定。
如圖2是風槽2分別設置在凸輪1圓周面的高位和中心輪旋轉方向中位的位置示意,亦即風槽2位于鋼模導向外板8的位置。其中高位用于吸氣,與風機的進氣口相接,中位用于吹氣,與風機的出氣口相接。
使用時,接通電源,上料斗上的料坯下到接丸輪6的容納口61,與此同時中心輪7帶著容納口一起旋轉,高位的風槽2開始吸氣,鋼模3在凸輪面的作用下向料坯靠近,直至套入料坯中,吸氣結束,割刀完成切口,鋼模在凸輪面的作用下緩慢退出,此時位于中位的風槽2開始吹氣,將切下的廢料和成品分別下到固定的料斗。如此循環往復。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林永清,未經林永清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062014079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